为您找到与营商环境标签相关结果 6160篇
一图速览丨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3.0方案
一图速览丨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3.0方案
国脉智库《营商环境周刊》(第五十三期)—我国预重整制度的探索实践及优化路径建议
《营商环境周刊》每周1期,每年48期,内容包含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等方面政策、动态、优秀案例、理论探讨、行业专题等内容。
2月18日国脉政务播报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新时代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北京朝阳区高标准建设数字经济核心区
近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朝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崔小浩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朝阳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情况。他表示,朝阳区作为全市数字经济核心区,通过加快布局基础设施、打造核心产业、深化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开启数字经济发展新征程。
2月17日国脉政务播报
《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年立法工作计划》已经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就做好2022年立法工作作如下通知,请一并按照执行:
海南:重点园区项目环评许可审批压缩至20个工作日
2月1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重点园区项目环评许可审批时间由50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工作日,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
内蒙古实施六举措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2022年,为了加快提升全区市场化、法治化、高效化营商环境水平,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让各类采购人、供应商在已经搭建完成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一张网”)上受益,内蒙古对标全国一流水平实施六举措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2月16日国脉政务播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驻马店:人社服务“一窗一网一次办”新模式 助力便民利企服务和营商环境评价再攀新高
2021年,驻马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抓手、以结果为导向、以便民利企为最终目标,深化“网上办、就近办、一窗办、马上办、一次办”五办改革,创新“一窗一网一次办”服务新模式,为人民群众和企业提供更温暖、更便捷、更优质的人社服务。
辽宁省大连市把营商环境作为日常监督必查问题
今年以来,大连市纪委监委聚焦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信用、司法、执法、审批、监管、中介、经营、作风8个重点领域,深层次整治政府诚信、权力运行、中介机构、幕后交易、干部状态5类问题,打响营商环境监督行动攻坚战。市纪委监委将营商环境列入常规巡察和派驻监督内容,作为日常监督必查问题,对重点部门、窗口单位、企业项目等开展明察暗访。
世界银行公布新营商环境测评体系概念说明
2022年2月4日,世界银行体系将新的营商环境体系BEE项目概念说明发布到官方网站,并于2022年2月8日至3月8日期间收集相关意见和反馈。
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打出“组合拳” 全面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规范电子招标投标活动,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科学先进的优势,打出“稳”“进”“蓄”组合拳,全面推进成都市(含15个区市县分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实现数字化到数智化的提升转变。
2月15日国脉政务播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商丘市在全省首创建立营商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
日前,从商丘市委改革办获悉,为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商丘市全面深化财经工作改革,在全省首创营商环境大数据监测平台,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数据监测与对比分析工作,积极探索新时代科技和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全省推动全域营商、数字营商为契机,按照指标数据“可监测、可追溯、可分析”的原则,结合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和河南省营商环境指标评价内容,创新探索开展营商环境大数据监测,为商丘在全省“两个确保”大局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提供坚实支撑。
2月14日国脉政务播报
为了规范公共数据处理活动,保障公共数据安全,促进数据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广东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