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营商环境标签相关结果 6167篇
宁波营商环境成为全国标杆城市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中,宁波企业开办案例入选“示范引领最佳实践篇”。在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企业开办指标在全国80个城市中排名第12位,成为企业开办指标国家标杆城市。
南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2104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2.47%、全程网办率82.35%;南昌与9省10市签订跨省通办协议,1643个事项实现跨省办理……今年以来,南昌围绕打造“区域性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目标,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以及18个指标172项任务落地落实,以营商环境之“优”,促进市场主体之“活”,带动投资项目之“增”,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支持和服务,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案例!福建省推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36项)
今年,福建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致力改革、开拓创新,推出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改革举措,打通营商环境堵点难点痛点,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全力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福建",营商环境有效改善。
荣成:【建筑许可指标】统筹抓好城建档案综合服务助力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再优化
近年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关于工程联合限时验收、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重大工作部署,以城乡建设档案综合利用服务为抓手,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区域内企业服务、民生服务和招商引资服务等工作,助力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9月19日国脉政务播报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为进一步形成政策合力,发挥政策的引领与保障作用,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形成更具显示度和感受度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现就进一步支持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出若干政策措施。
国网山西电力以数字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政电联办”实现全省全覆盖
近日,山西省晋城市市民路红兵来到晋城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在“一件事”综合窗口同时办理了房产和电力过户手续。据办事员介绍,客户在手机政务服务平台的电力专区也可申请办理用电,线上线下一样快捷高效。
广州番禺: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标杆城区!
今年上半年,在番禺经商的王先生想开拓国外市场,由于疫情期间刚好出差在外,无法到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获取对外贸易资质相关业务。通过咨询,王先生了解到,番禺区已试行企业获取对外贸易资质业务“一件事一次办”,以往需要跑4个部门,如今不仅不需要跑腿,通过一间“政务晓屋”在异地就可一次办妥。
安徽蚌埠市动真碰硬创优营商环境
安徽蚌埠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紧紧围绕营商环境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创新创优打法战法,为打好发展、形象、作风“三场翻身仗”提供坚强保障。
黑龙江加强营商环境建设 实行“一件事全链条”
哈尔滨市社会信用和政务中心工作人员邸琪介绍,2021年改革后,中心将受理环节和审核环节分离,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将传统办事窗口升级为洽谈式“综合服务岛”,实行“一件事全链条”,为市民提供量身定制的主题式审批服务。
国脉智库《营商环境周刊》(第八十二期)—“互联网+纳税服务”的优化路径研究
《营商环境周刊》每周1期,每年48期,内容包含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等方面政策、动态、优秀案例、理论探讨、行业专题等内容。
安徽省大力推进电力接入工程优化营商环境
为创建一流营商环境,降低用户获得电力成本,安徽省大力推进电网延伸投资界面至用户建筑区划红线,将用户接入工程转变为电网配套工程,实现电力接入工程用户“零投资”。预计今年可减少用户电力接入工程支出40多亿元。
贵州省黔西南州政务中心“四个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黔西南州政务中心以便利企业群众办事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办”“网上办”“免证办”“容缺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9月14日国脉政务播报
为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制定本办法。
浙江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多措并举助力发展
浙江自贸试验区积极推进营造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着力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各片区积极服务企业,多措并举助力发展。
9月13日国脉政务播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2〕7号),积极推进我省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广东,制定本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