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政务服务标签相关结果 4629篇
浦东企业专属网页移动端正式开通运行 围绕全生命周期打造“服务链”
浦东企业只要在手机微信上搜索找到“浦通办”小程序,注册输入相关信息,并关联有关企业后,就能建立一个量身定制的办事网页。今后它将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政务服务,使企业办事由“能办”真正向“好办”“愿办”转变
“数聚赋能”,擦亮智慧城市“山东名片”
对山东而言,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1.51%,这也意味着这个问题是事关大多数山东人的幸福事。民众的幸福指数就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指数,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山东提出了涵盖政务服务、便民应用、城市治理、产业升级四大领域14项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效果如何?我们可以通过威海等试点城市来一窥“成绩单”。
辽宁省公安推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新增10项“网办”“即办”政务服务
12月7日,从省公安厅获悉,围绕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聚焦办事方便和服务企业发展,辽宁公安推出30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其中包括新增5项“一次不用跑”政务服务和5项“即办”政务服务。
湖北:“跨省通办”方便20万外乡监利人
荆州监利与湖南岳阳一江之隔,20多万监利人在岳阳工作生活。为方便在岳监利人办事,监利主动与岳阳沟通,率先建立“跨省通办”窗口,将首批58项高频事项纳入服务范围,通过代收代办等方式服务群众。
《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0)》发布
12月8日讯 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院、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机构今日联合发布了《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0)》。
四省(市)六地政务服务部门签署《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结对共建协议》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重庆市九龙坡区、德阳广汉市、乐山市夹江县、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等四省(市)六地政务服务部门共同议定并签署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结对共建协议》。协议签署后,成都市新都区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和“渝快办”平台,发出首张“跨省通办”许可证。
2020年12月8日政务播报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把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为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制定本纲要。
德阳首批12条政务服务热线整合
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获悉,12月1日起,德阳市首批12条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整合进入“12345”热线平台,包括生态环境系统投诉热线 12369、住建局咨询电话12319、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热线12312、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等,解决以往“号难记、话难通、诉难求、事难办”等问题。
四川成都:“五个一”政务服务模式创优营商环境
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创新实施“一口清、一件事、一个窗、一次跑、一号通”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政务服务新举措,推动营商环境“3.0版”建设不断实现新突破
日照全省首推124个政务事项“上门服务”
12月1日,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出台《日照市“特殊群体”预约上门服务事项清单(第一批)》。今后,日照“特殊群体”(8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或患重大疾病等无自主行动能力的人员)在需要办理包括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共124个事项的业务时,可拨打电话预约,由专人上门提供服务。
江门市促进“数据跑路”12项政务服务事项“秒批”
6日从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江门市充分发挥公共平台支撑作用,实现政务服务便民利企再提速,圆满完成“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十件民生实事目标任务。
广东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激发新动能
今年是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攻坚之年。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获悉,今年以来广东以扩大应用为导向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以粤系列平台型应用建设为重点全面打造广东政务服务品牌,全力推动“数字政府”应用全覆盖,在支撑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特有作用。
《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信用审批实施办法》政策解读
规范福田区政务服务信用审批办理流程,实现政务服务领域征信、管信、用信从无到有的转变,形成“标准公开、诚信高效、审管结合、各负其责”政务服务信用体系,营造“诚信得便利,失信受制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0年12月7日政务播报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分析形势,结合山东实际,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北京市政务服务大厅基本完成无障碍改造
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获悉,目前全市462个政务服务大厅基本完成无障碍改造,特殊群体通过政务服务的“小小窗口”切实感受到“暖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