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北京标签相关结果 468篇
一图懂:《北京市关于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一图懂:《北京市关于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北京:12345企业热线两年受理来电超13万件 “六步走”处理模式解决企业疑难诉求
10月12日,12345企业热线专席开通满两年。两年间,4万多家企业拨打这条热线反映了134892件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与政府服务、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有关的诉求和问题。其中,企业专席直接答复66952件,派单67940件。针对疑难诉求,热线“六步走”提供专业支撑和服务兜底,确保企业来电事事有响应,件件有反馈。
接诉即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蔡奇在《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实施动员部署会上提要求
9月24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公布实施。10月8日下午,本市召开《条例》实施动员部署会。市委书记蔡奇强调,为民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永恒主题,接诉即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以实施《条例》为新起点,推动接诉即办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市政协党组书记魏小东,市委副书记张延昆出席。
首接负责、限时办理、分类考评……《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表决通过
9月24日下午,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这是国内第一部规范接诉即办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是继《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之后本市第二部与基层治理改革直接相关的新规。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协同发展再进一步
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建成投用。这个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新华东街北人集团老厂区内的政务服务中心,是由老厂房改造而成,大厅风格极具工业历史记忆。进入大厅,展现在眼前的不再是一个个人工窗口,而是一台台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自助终端,市民仅凭一张身份证、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办理各种事务。随处可见的各种信息化设备,让人置身于引领前沿科技的智能型政务大厅。
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化水平的北京实践
打造便利的营商环境,是北京市一直以来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保障,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北京发展实践。2017年以来,北京市取消、下放市级行政职权,清理规范市直部门行政职权中介服务事项,开展企业困难帮扶行动。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北京市市场活力、创新活力充分迸发。改革无止境,北京市将进一步全方位降低企业用地、用房、用工、用电及物流运输等成本,大力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再为企业减负。同时,北京市还将推进更深层次的政务服务管理改革,营造更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打造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努力营造一流信用环境;全面深化商事登记改革,全面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等,为企业经营提供更加便利条件。
“两区”建设引领经济开放创新 北京将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
从市政府新闻办9月17日举行的“两区”建设一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获悉,北京加快推进国务院批复的“两区”方案251项任务实施,目前已落地实施207项。未来,北京将继续在数字贸易创新、国际规则对接、优化监管制度等方面发力,争取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劲松:发展北京数字经济,建设全球标杆城市
9月16日,2021(第十八届)北京互联网大会在京都信苑饭店召开。会议围绕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把握数字时代战略机遇,以“网络赋能 智联未来·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主题,北京市相关领导及行业内外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齐聚一堂,共商行业发展新思路,共绘数字经济新蓝图。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劲松参会并致辞。
北京银保监局加大“证照分离”改革力度 银行保险机构准入更便利
近日,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北京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相关措施的通知》(京银保监发〔2021〕284号)。重点在如下方面优化北京地区银行业保险业行政许可事项。
让纳税缴费不再等待——智慧北京税务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智慧北京税务通过线上导税个性化、税费缴纳电子化、AI办税智能化等手段,不仅方便了纳税人和缴费人,也让税务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AI办税智能化,目前90%的线上业务可以自动审批,并在2分钟内完成全部审核流程。通过场景还原和远程交互,北京税务已经实现线上服务不打烊,全市日均‘在线导办’超2200笔,咨询满意率达到98%以上。”
北京将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高频事项步行15分钟即可办理
在9月8日举行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刘强介绍,“十四五”时期,本市将全面实施“一门、一窗、一事、一证、一卡、一号”的“六个一”政务服务跃升工程,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出台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出台,《规划》提出,到2025年取得一批含金量高、突破性强、国际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全面建成与首都功能发展需要相一致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同时,在严格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基础上,适度扩大人才和积分落户规模,提高急需紧缺专业应届毕业生落户占比;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全面建成“无证明”城市;打造更具幸福感的城市,建设更加温暖的住房保障体系等。
解读 问答《关于在北京自贸试验区内申请劳务派遣经营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通告》
解读 问答《关于在北京自贸试验区内申请劳务派遣经营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通告》
证监会: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
证监会指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资本市场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需要,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
实现“五个更加便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朝阳区“两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是“两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一年来,朝阳区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招商机制,充分发挥“两区”建设政策叠加效应,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两区”建设实现了“五个更加便利”,即:人才服务更加便利、数据交互更加便利、贸易往来更加便利、跨境投资更加便利、资金流动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