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北京标签相关结果 468篇
北京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全国居首
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北京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电子税务局、社保网上平台等20余个业务场景和自助服务终端等渠道均支持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办理业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调用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超过8000万次,居全国首位。
调用政务数据量超27亿条 北京无条件开放数据量全国领先
调用政务数据量超27亿条,累计为银行、保险、担保等40余家金融机构以及3万余名平台用户提供服务,累计服务次数超过1800余万次……北京率先在金融领域建立数据专区,激发数据潜在价值,服务更多市场主体。
北京破产法庭“四位一体”实现破产成本再降低
近年来,北京破产法庭主动作为、改革先行,陆续推出一系列控成本、降费用的措施,实现破产成本能降则降、能省则省,持续提升破产审判的司法程序便利度,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助力。
北京“证照联办”拓展至十个场景
在全市范围内,“证照联办”拓展至书店、民办幼儿园等10个场景,服务模式从企业开办扩展到变更、注销等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印发《深化“证照联办”改革工作方案》,营造高效便捷、“快入准营”的市场环境。
陈吉宁调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并主持召开调度会
20日上午,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调研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并主持召开营商环境调度会,研究部署世行迎评、数字政务建设等重点任务。
探索“北京经验” 北京完成94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
北京市发改委对外介绍,涉及本市的98项国家试点改革任务已有94项完成,同时正陆续配套推出“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投资项目综合审批改革等264项“自选动作”,做到试点范围更广、改革力度更大、系统性更强、受惠主体更多,为全国营商环境改革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经验”。
北京:本市着力构建“一刻钟政务服务圈” 政务服务触角年内延伸到7000余个社区(村)
2022年11月底前,北京市将实现7000余个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全覆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眼下,许多区已经先行先试,就近设立社区或村政务服务站,提供“一窗式”服务、代收代办服务等,着力构建“一刻钟政务服务圈”,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市政务服务局、市委编办、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
北京发布市场监管“便企十条”
为打通高效准入第一关,申请人在申报企业名称时,可直接通过网上服务系统自行选择、自主申报不含行政区划名称的企业名称。今年1月至5月,本市不含行政区划企业名称共计申报4660件,占全国申报总量的24.34%。
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制定征集意见专栏正式上线
近日,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在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上线“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制定征集意见”专栏,切实增强市场主体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制定方面的参与感,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助力复工复产,北京政务服务事项一次性办结率达95%以上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中心仅用2个小时即为本市一生产型外资企业发放了电子证书,为企业早日投产赢得了宝贵时间。全程网办不停歇、全程关注勤指导、全力服务解燃眉、全速审批助复产……为有效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地实现复工复产,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四全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抢时提速,通过困难预判、服务先行,使企业、群众政务服务事项申办一次性办结率达到95%以上。
2022年大数据十大关键词
日前,为进一步加速推动我国数据智能转型进程,推动“十四五”期间数据智能产业交流与合作,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指导,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 TC601)主办的2022大数据产业峰会在京召开。在峰会主论坛上,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发布了《2022大数据十大关键词》。
北京:“创信融”平台助纾困 小微企业“信用”变“融资”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疫情频发,多数受到疫情冲击的企业亟需金融支持。在北京,人行营业管理部推出的“创信融”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助力一批和北京中检安泰诊断科技有限公司一样的遇困企业拿到了“救命钱”。记者近日获悉,平台运行一年多来,已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6800余家,发放纯信用贷款68亿元,其中小微、首贷企业分别占99%、76%。
北京:企业可享市政公用报装“一站式”服务
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获悉,本市社会投资申请供水、电力、燃气、供热、排水、通信、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报装服务,已全面进驻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并在线下综合窗口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今年年内,全市企业用户办理市政公用接入服务,都将享受线上办理“一次申报、一网通办、一站办结”。
开办企业从24天到10分钟 北京营商环境改革“领跑”
在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方面,北京市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降低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着力保市场主体实现保就业保民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北京市新设市场主体9.04万户,同比增长14.85%。
北京:高频事项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通办 37个集成办事场景正在落地
个人和企业高频办理的一些政务事项,将得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通办的服务。从市政务服务局获悉,2022年,本市将陆续推出20个市级集成办事场景和17个区级集成办事场景,目前这些集成化服务正在全面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