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大数据标签相关结果 437篇
德州:打造数字政府、培育数字经济、构建数字社会
各种信息化、大数据技术,不仅将运用于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中,还将广泛渗透进群众的生活中,包括交通、教育、医疗、就业等诸多领域。
数字赋能 政务“瘦身” 政府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2020年上半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走出了先降后升、稳步复苏的曲线。其中,以线上消费、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对冲行业压力、带动经济服务、支撑稳定就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步入2020的下半场,数字经济的“后劲”在哪?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近50家企业和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即日起推出系列稿件,从行业实例观全局、看未来,寻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转换密码。
打造7×24小时响应的应急联动队伍 虹口出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聚焦城区大脑认知、感知和行动三大能力提升,上海虹口区日前出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打造一支由公安、城管执法、网格管理、综合治理、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力量一起参与的7×24小时响应的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联动队伍。“一网统管”作为城区大脑,虹口区将努力打通条块业务系统互不相连的树状结构,为街道、网格实战提供数据应用、联勤联动的支撑。
发改委: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工作,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
7月2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有序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的通知》。
贵阳:大数据与“放管服”改革有机结合解社会治理难题
近年来,在省、市大数据建设的总体框架下,贵阳公安建设了具有贵阳特色的大数据建设应用体系,有了块数据中心,他们的视野更宽了;有了网格化接处警,他们的反应更快速了;有了“放管服”,服务更细致了……
更好发挥数字技术对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正全方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把科技支撑作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的大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科技对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将数字技术全链条、全周期融入社会治理,提升不同场景需求下的社会治理能力,从而更好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开封政数局激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效能 “豫事办”注册992143人
7月26日,记者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了解到,自省政务服务“豫事办”手机客户端上线以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提高站位,深化“豫事办”推广,实现我市“豫事办”移动APP注册992143人,进一步激发“互联网+政务服务”便民利企新效能。
高富平:数据利用秩序比数据产权更需要解决
高教授提出相对于数据产权,更需要解决数据利用秩序的问题,政府应扮演数据要素市场的规则制定者、市场秩序监管者,应坚持市场驱动,引导不同行业探索数据生产、分享、流通和利用秩序。
合肥:“城市大脑”赋能“一体化”
为积极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跨城办事“一网通办”,实现跨城办事“一次都不跑”,目前合肥异地办证量居科创走廊9城市之首。这背后的“功臣”,离不开合肥“城市大脑”。
温州市全面实施“微权力e监督”工程
温州作为民营经济的先行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大部分村社集体收支明显增长,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源处置等“三资”监管难题逐渐凸显,部分村社出现资产流失、权钱交易、信访多发等问题。据统计,2019年,温州市深化扶贫、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16起160人;在全力推进基层巡察监督的过程中,市县两级共巡察发现问题13816个,移交问题线索1071个,党纪政务处分322人。
湖北将设置数字化转型专员岗位
湖北省将设置数字化转型专员(首席信息官CIO),接受同级政务管理部门的指导。业务模式创新:建立政事企合作模式和全省“一盘棋”工作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将数字政府建设内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畴,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和流程
安徽大数据发展应用将有法可依
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一批前沿技术纷纷亮相,逐渐渗透进入公共服务、社会发展、政府治理、人民生活的各方面,“数字江淮”建设的脚步正稳步向前。19日,记者从安徽省司法厅获悉,《安徽省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集意见稿》)已全文公布,公开征求意见。
山东:大数据驱动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流程再造
6月30日,山东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率先实现全省不动产登记线上申请、网上查看、现场核验、随到随办的新模式。该平台关联了全省137个县(市、区)、190个登记大厅、91套登记系统,通过信息跨区域、跨层级共享,全面应用电子证照。
首提数据权和国有资产,深圳数据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数字时代背景下,数据开发利用中自然人隐私的行为将受到保护,自然人对其个人数据依法享有数据权。7月15日,深圳市司法局在其官网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条例》)的通告全文,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并提出了上述规定。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国家大数据中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转型关键期,国家治理面临的问题和风险日趋复杂,亟需找到新思路、新方法来破解。伴随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集成,数据正呈现指数级增长并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各领域,数据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基础资源和核心资产,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快速捕捉、判别、分析,可在科学决策、精准治理、协同治理、危机应对等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迅猛发展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了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