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智慧中国”作为第十七届工博会的重要议题之一,离不开“互联网+”这个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在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论坛的间隙,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接受了东方网记者的独家专访,和记者畅谈了创新环境下互联网发展的新模式和新业态。
李耀新认为,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带来很大发展机遇和空间,互联网凭借其便捷、扁平、规模、集聚和普惠五大优势,正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互联网从1.0版的PC阶段,到2.0版的移动时代,3.0版从社交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李耀新谈到,目前“互联网+”和“+互联网”相向而行,如传统农林牧副渔领域更多是“+互联网”,制造、金融等领域约各占50%,而消费、社交领域互联网应用比较成熟。未来在智能制造、工业设计、大宗商品交易等领域,互联网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原来工业发展注重中心化、规模化,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现在转向分散化、个性化,中间成本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可以不增加传统资源开发而提升其价值量,可以不损害环境而提高幸福指数,这样的发展是颠覆性、革命性、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
李耀新还谈到了上海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发布实施相关行动方案,推动互联网+研发设计、智能终端、现代农业、众创空间、公共安全、电子政务等20个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市场驱动力、技术驱动力、资本驱动力、模式驱动力、团队驱动力等效应,在互联网领域深耕细作。
“比如依托互联网和两化融合发展智能制造,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占全国约60%份额的第三方支付以及金融信息、众筹等创新型企业,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正确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推动“位置网+车联网+道路交通网”“三网合一”,提高城市运作效能。”李耀新向记者举例说道,上海在互联网+教育+健康+众创等领域,也将采取优惠政策,完善服务举措,促进“互联网+”在上海开花结果。
李耀新说,“互联网+”发展空间无限,必将深刻改变未来的发展格局,给“活力上海”带来新的想象空间。本次论坛为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和代表搭建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互联网+”的理解认识,切实增进共识,为培育新动能、壮大新经济、引领新常态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