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华华省长约见各位网友,既是兑现两个多月前对网友的承诺,也是想当面听取大家的意见,请大家从“网上拍砖”到“珠岛灌水”,面对面地探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我省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网络这一新的平台,探索、培育和开辟出一条新的民主渠道,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刚才发言的网友从不同的角度,讲了广大网民同时也是社会各界思考和关注的许多重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形成决策会有很大帮助。各位网友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和传统的座谈会是不一样的,大家的思维方式是非传统、非常规、非体制内的。今天的发言,各有各的“套路”,各有各的风格,比传统的座谈会更有思想、更有创意,也让我们更有收获。在这种交流中能够撞击出思想的火花,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通过考虑、吸收你们的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完善,这也是一个民主决策的过程。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以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主题是科学发展,重点是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的第一句话是“发展是第一要务”,但这个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兼顾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第一要务,才是新的发展模式。孤立讲发展是第一要务,就会陷于传统的发展观。要实现科学发展,首先必须解放思想,重点是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最后落脚点是什么呢?就是要制订出能够促进广东解决实现科学发展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的举措。比如,广东怎样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怎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还有改善民生问题,提高文化软实力问题,推进人民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等等。都是要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研究解决的。
有些同志,包括一些网友担心思想解放能不能落到实处?我跟大家说一句实话,在广东我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广东有着务实的人文背景,加上这30年培养出来的市场经济意识,使广东人在落实解放思想的措施上,可能比其他省份有着先天的优势。看看中国的历史,什么时候思想解放了,经济社会就会取得巨大进步,在广东尤其如此。现在市场已经发挥了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只要让社会的思想活跃起来,市场配置资源的环境就会更好,效率就会更高。再加上各级各部门思想解放以后,就会更加自觉地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去考虑政策和制度。所以我相信思想解放这篇文章做好了,就会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广大老百姓是想过好日子的,什么措施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都会拥护,都会去积极落实。
各位网友的发言进一步开拓了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视野。我们会积极吸收借鉴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使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更加深入和务实。同时还要不断地探索和发挥网络这一新的民主渠道的作用,让它在今后能够有更大的作为。
我想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就网络问题谈几点想法。
第一,要深刻认识网络技术对于当今时代的重大意义。信息网络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革命性事件。信息化和网络化,既是技术发展的飞跃,也是社会重要的变革。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于整个经济社会结构。
现在一方面是现实的经济社会,另一方面一个虚拟的网络社会已经出现在现实社会的对面,虚拟社会已成为现实社会的一个映像了。虚拟经济对现实经济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巨大。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还将会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网络技术对当今时代有这样重大的意义,谁重视网络、谁培育网络、谁让网络能够尽早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谁就占领了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制高点。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应该更加重视、更加充分地发展和运用网络技术,并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尽快推广,从而占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
第二,要充分发挥网络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网络为人们参与社会的公共生活,乃至政治生活,提供了崭新的、广阔的平台,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社会政治参与的广泛性、平等性和主动性,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政治参与模式,为现代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条件,而且它的影响力还会继续扩大。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我国网络社会发展迅猛,目前大陆网民有二亿多,居世界第二。广东网民有3000多万人,占全国的16%,是网民第一大省、信息网络重镇,无论是网络建设、网民数量、网络社会影响,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广东网民以参与社会的热忱,以体察社会的思考,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知,积极参与网络公共舆论建设,成为网络民主发展的主流。从2003年的著名网文《深圳被谁抛弃》,到今年“拍砖”力作《南粤十一问、个个待破题》,再到《十问东莞》;从前些年抗击非典的反思,到今年解放思想的呐喊,网民的声音成为民意诉求的重要力量,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特别是最近国内外华人网民,对“藏独”3.14打砸抢烧暴力活动的抗议,对破坏奥运火炬传递的行为所形成的强大舆论氛围,让人对网络的力量刮目相看,充分显示了网络的建设性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利用好网络民主这个平台,对于有效保障和实现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要共同打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民主平台。网络民主作为信息化条件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发展尚属雏形,发育还不完善。与任何事物一样,网络也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世界是平的》一书也指出,网络既有建设性的作用,也有破坏性的作用。运用得好,可以成为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加速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平台;运用得不好,也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策源地。这些年来,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网络谣言、网络恶意攻击现象,甚至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渗透破坏,不仅影响了网络民主本身健康有序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对此,包括网民在内的所有人,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它在一定阶段内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对网络民主这个新生事物,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介入,既要正确对待,又要引导规范。总之,要兴利除弊,充分发挥好网络的积极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顺应网络民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对待和推进网络民主建设,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建设性的网络民主平台。
要以开放的视野去对待和推进网络民主。开放是网络社会的生命所在。对待网络民主,不能采用封闭的视野、僵化的思维和单纯强制的管理方式,而要有开放兼容的思想理念,允许探索,允许失败,甚至允许犯错误,让各种网络现象、网络意见和网络事物在相互对比、充分竞争中发展,从而让代表网络社会进步的主流力量茁壮成长。
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和推进网络民主。平等是网络社会的价值所在。党委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不能高居于网络社会之上,而要平等地深入到网络民主之中,及时听取网络上的民意反映、合理建议,乃至批评意见,从而汲取营养,改进工作,充分发挥网络民主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作用,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要以法治的理念去对待和推进网络民主。法治是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我们党委政府奉行依法治国,所以也必须依法治网。对网络社会的管理,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使网络社会在法治轨道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建设性的网络民主平台,需要广大网民与党委政府共建互信、互动、互补的和谐关系。
首先是要互信。无论是党委政府,还是网络社会主流,基本价值取向都是追求公平正义的。这是互信的基础,也是互信的动力。当然,党委政府与网民由于所处的位置、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着力点有所不同,在某些问题上看法和要求会有差别,但这并不妨碍在互信的基础上求得和谐。
其次是要互动。党委政府要把网络社会的呼声作为民意诉求的重要信号,及时吸纳到决策中。同时,党委政府也要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及时传达权威信息,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更需要及时表达自己的声音。对于一些重大的决策,也可以通过网络听取大家的意见,并且通过网络及时传达到全社会。要做一些探索,在党委政府与网络社会二者之间构建起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机制,改变网络反映民意“自拉自唱”的局面。比如,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可以定期收集一些互联网上议论比较集中的话题,供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作为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制定决策的参考。省委省政府研究室也可以不定期约见在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的网友,共同讨论一些问题。总之,建立一个好的机制比单纯依靠好的领导更重要。
再次是要互补。要发挥网络社会植根民间大众的优势和快速反应的特点,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意,表达群众诉求,使党委政府能够及时知情。同时,党委政府要充分利用掌握的公共资源和所具有的公信力,推动网络社会反映的社会公共问题,特别是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形成党委政府与社会、与网络合力推动科学发展,形成社会和谐的局面。
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建设性的网络民主平台,需要广大网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网民是网络社会的主体,是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民主平台的主角。大家给我们出了不少题目,这里我也给各位网民朋友出几个题目:一是探索建立网络社会的自治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实社会是如此,虚拟社会也是如此。特别是对社会政治参与来说,规则尤其重要。网络社会作为一种自治性质的公共社会生活形态,必须形成一套自治规则,让广大网民接受、熟悉、运用和遵守,并自觉地在这一套规则之下大家共同运作。毋庸讳言,在发展初期,这些网络自治规则的建立,离不开政府引导,但更多是要依靠广大网民去探索、去发展、去规范。
二是积极培育网络社会的自律精神。网络秩序的维系主要靠自治,自治规则的落实关键靠自律。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匿名性,能否自律就更加关系到网络民主以及和谐,关系到网络民主的秩序,也关系到网络民主的建设性。作为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成员,广大网民在参与网络民主中要增强自律意识,自觉践行诚信守法,自觉抵制和反对网络民主中的消极现象。只有千千万万网民自觉自律,网络民主才能健康有序。
三是努力提高网络社会的自组织水平。网络参与的分散性、平等性和匿名性,既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容易造成党委政府与公众沟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网络社会管理的难度。因此,要在加强网络社会自治自律的同时,积极探索网络社会的组织化建设。当然,这种组织化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网络内生的一种自组织化,这也需要广大网民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发展。
总之,希望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与广大网民同心合力,共同把我们的网络社会建设好,共同把网络民主平台发挥好,让广东人民共享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