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据要素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各省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贯彻落实国家数据战略,推动数据要素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笔者通过对甘肃、河南、江西、新疆等地的实施方案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咨询服务经验,认为地方在编制此类方案时需把握几个关键点。




一、立足国家要求与地方特色结合


地方在编制“数据要素×”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时,普遍强调与国家战略的衔接,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需求,突出地方特色。例如,甘肃省提出打造面向西部的区域性数据交易中心,河南省聚焦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而江西省则结合本地优势,增加了教育教学、现代水利和乡村治理等特色领域。这种“国家要求+地方特色”的模式,既确保了政策的连贯性,又体现了地方的差异化发展。地方特色化的关键在于找准本地数据资源禀赋和应用场景。例如,新疆在绿色低碳领域探索数据要素的应用,而甘肃省则结合新能源、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推动数据要素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这种差异化策略有助于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地方发展亮点。




二、实施目标明确与量化指标可考


地方实施方案的编制需要明确目标,并设定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例如,甘肃省提出到2026年底,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打造一批示范性强的典型应用场景;河南省则计划培育3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和10个数据要素产业园。这些量化目标为政策落实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在目标设定上,地方普遍采取“短期突破+长期规划”的方式。短期目标注重试点示范,如甘肃省推动“产业大脑”建设,河南省打造智能车间、智能工厂;长期目标则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完善和数据产业生态的构建。




三、重点领域聚焦与任务细化落实


地方实施方案普遍聚焦数据资源丰富、带动性强的领域,如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例如,甘肃省重点推动新能源、石油化工等特色产业的数据要素应用,河南省则在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实施专项行动。这些领域的选择既考虑了数据资源的丰富性,又兼顾了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在任务细化方面,地方实施方案注重场景驱动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例如,江西省提出“数据要素×医疗健康”行动,推动电子病历共享、智能诊疗等新模式;甘肃省则通过建设工业领域安全可信数据共享空间,促进产业链协同。这种任务细化有助于推动数据要素在具体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四、区域协同发展与开放合作深化


地方实施方案普遍注重区域协同与开放合作。例如,北京市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协同、社会治理协同、产业协同创新。这种区域协同不仅有助于释放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此外,地方还积极融入国际数据规则探索。例如,甘肃省以自贸试验区为载体,建设以数据跨境为特色的数字贸易示范区,打响“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平台特色牌,为构建开放型数据要素市场积累经验。




五、安全保障强化与治理机制完善


数据要素的流通和应用离不开安全和治理机制的保障。地方实施方案普遍强调数据分类分级、安全可信的数据共享空间建设,以及数据交易的安全监管。例如,甘肃省提出“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原则,河南省则通过建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提升数据流通的安全性。此外,地方还注重数据治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例如,江西省提出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河南省则通过建立数据交易场所和流通服务主体培育机制,推动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




六、实施路径推进与保障支撑强化


地方在实施路径上普遍采取“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策略。例如,甘肃省通过打造5G+智慧矿山、铜冶炼生产消耗智能优化管控平台等试点项目,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在保障支撑方面,地方实施方案注重组织、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例如贵州省通过财政补贴、数据交易服务费补贴等方式,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此外,地方还注重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如河南省提出利用区块链、联邦学习等隐私计算技术,促进数据融合复用、有效流通。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脉电子政务网网” 、“来源:国脉原道”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脉电子政务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