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慧社会专题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中国智慧社会的发展与展望”展开讨论。

  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在讲话中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紧抓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历史机遇,加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举措。发展智慧社会是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的必然选择。

  王钦敏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数字中国”是以中国为对象的国家信息化体系,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就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新方位。“数字中国”的建设目标是,紧紧围绕和服务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通过统筹推进数字经济、电子政务、数字文化、智慧社会和数字生态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王钦敏表示,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国家驱动创新、转型发展的引领力量。“数字中国”建设正面临最佳历史契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必须积极发挥国家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融入和驱动作用,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市场体系,大力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产业发展实力、政府服务质量、社会治理能力、文化传播效益和生态文明水平。

  王钦敏提出,发展智慧社会要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智慧社会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智慧社会建设要通过信息网络、数字技术,在商务、教育、文化、医疗、健康、养老、治安、旅游等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 ”应用;通过公共信息资源的有效供给与服务,来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法治化,以及公共服务的便捷化、精准化、普惠化。通过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智能社区、智能乡村、智能家庭等建设,促进信息化创新成果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共建共治共享,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提升社区乡村治理、推进网络扶贫、防灾减灾救灾等信息化水平,满足社会多层次个性化生活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