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新质生产力标签相关结果 118篇
“经济大省”浙江向“新”而行
2024年以来,浙江聚焦“人才队伍”“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等关键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改开”新动能、打开“稳进立”新局面,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北京全方位竞逐新质生产力
车停稳,没司机。扫码验证身份,开门入座,点击“开始行程”,潘达开始了从北京亦庄去往大兴机场的行程。车子自动选择最优路线,“丝滑”行驶,快慢相宜。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 营商环境如何向“新”而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从本质上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关系。优化环境营造是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面向未来,如何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来加快推进形成新质生产力?营商环境如何向”新”而优?
国家发展改革委:从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三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今天在北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我国将从加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巴基斯坦媒体:中国创新发展举措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国际在线专稿: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邮报》网站3月20日刊发巴基斯坦前总统新闻秘书卡马尔·巴希尔的评论文章《学习中国创新举措》。文章高度评价中国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称中国创新发展策略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郑栅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3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并以“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演讲,指出中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将创造更多发展机遇,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能赢得未来。
国网甘肃电力:“营销2.0”正式上线 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3月18日8时许,随着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城关分公司黄河之滨营业厅第一笔电费交费成功,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能源互联网营销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营销2.0”)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正式进入了营销2.0时代,瞄准新质生产力推动客户供电服务升级。
北京市市长殷勇: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挥北京优势?
殷勇表示,2024年要着力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发挥北京优势。
易炼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易炼红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浙江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自觉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敢打头阵、勇当先锋、争当尖兵,加快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做到勇敢立潮头、永远立潮头”。
北京经开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作为北京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在转变动力、创新模式、提升水平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集聚一流企业和人才,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两会解读丨发展新质生产力 民营经济如何激发动能?
如何认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目标和政策?在即将到来的新质生产力浪潮中,民营经济将起到何种作用?3月12日,由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全国工商联机关党委组织的2024年第一期工商联大讲堂开讲,6位专家学者对今年全国两会精神进行解读。
张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空间广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位列要位。报告强调“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贵州实现数据资产“入表”第一单 “数据要素×”乘出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密集发布,企业及社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在3月5日开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要“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
数据要素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委员专家热议支招
过去一年,国内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步入“快车道”:从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到数据可视为资产纳入财务报表,再到“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发布,政策利好信号频发,机构改革也在稳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