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营商环境标签相关结果 6164篇
3月31日国脉政务播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效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 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及《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武汉连续两年评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3月30日,湖北召开“省市县三级联动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武汉市副市长王清华介绍,武汉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主线,对标一流减流程,刀刃向内抓改革,真心真情优服务,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重庆启动落实稳企惠企政策集中攻坚行动
3月30日,重庆市落实稳企惠企政策集中攻坚行动正式启动。本次行动由市非公经济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工商联、重庆市税务局和人行重庆营管部等部门协同联动、共同推进,各区县负责具体实施。行动将集中精力提高涉企政策的抵达度,下大力气让惠企政策真正惠及民营企业。
全省率先割接上线!武威市“数字政府”运行良好
我市“数字政府”在全省率先割接上线运行一个多月来,各方面运行良好,对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及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月30日国脉政务播报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和碳达峰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能源发展改革工作至关重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
全国首个营商环境“国省联创”标准化试点建设成效初显
近日,四川省筠连县正式发布营商环境标准体系系列标准2.0。据了解,这也是全国首个“国省联创”营商环境标准体系,其中包含五大标准子体系共31项规范性技术文件。
河南周口:专项监督治理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
破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障碍,为企业“撑腰”,是周口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一个缩影。该市纪委监委紧盯阻碍政策落地、影响发展环境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落实落细“五个一”工作重点。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出台“降低企业成本十条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
3月28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官网发布《降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企业综合成本的十条措施》。这十条措施是为了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优化合作区。
锦州市“四聚焦四推进”持续打造更优更具辨识度的营商环境
自“环境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锦州市着眼“四个聚焦”、立足“四个推进”,将全市“环境建设年”与“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和监督行动”融合实施、一体推进,通过构建“一个专班统揽,5个小组攻坚,1个小组保障”的“1+5+1”工作架构,稳步推进24项具体工作任务落实,持续打造更优更具锦州辨识度的营商环境,实现企业群众服务“更高效”、“更有力”、“更便捷”。
3月29日国脉政务播报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是全省“十四五”时期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指南。
3月28日国脉政务播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现就《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提出分工意见如下:
浙江嘉兴迭代升级打造营商环境“4.0版”
3月24日,从嘉兴市发展改革委(营商办)获悉,《嘉兴市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专项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正式印发,通过5项任务20条具体举措,持续优化嘉兴营商环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脉智库《营商环境周刊》(第五十八期)—营商环境优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进路初探
《营商环境周刊》每周1期,每年48期,内容包含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等方面政策、动态、优秀案例、理论探讨、行业专题等内容。
3月25日国脉政务播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的部署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开展全面修订,形成《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以下简称《清单(2022年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印发。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河北省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全力打造一流工程建设营商环境
为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审批服务便利度和企业满意度,近日,河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点》,要求各地各部门持续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强化项目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全过程协同改革保障机制,全力打造一流工程建设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