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市场主体标签相关结果 174篇
上海浦东优化营商环境再按快进键
10月31日,在“砥砺奋进引领区 勇当改革排头兵”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活动上,浦东再一次聚焦经营主体住所登记及市场准入后续监管等堵点难点,发布了一系列便利化创新举措和配套监管措施,做到“放得开、管得住”,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再添动能。
借鉴试点城市经验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随后,这些城市陆续出台了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作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一项重要创新举措,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着眼于利企便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环境和坚实基础。近两年来,各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不断迭代升级、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国家战略要求、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释放制度型开放活力。其他地区可以学习借鉴创新试点城市经验、探索有本地特色的营商环境提升路径、不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优化经营主体跨区域迁移登记实施方案
近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共同制定《京津冀优化经营主体跨区域迁移登记实施方案》,优化跨区域迁移登记服务,助力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优化,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青海:我省实行经营主体迁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等关于经营主体迁移的相关规定,破解经营主体迁移登记“两头跑、多次跑”现象,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做好经营主体迁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面提升我省经营主体迁移登记便利度。
青岛:全域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青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持续向好,实现稳健增长。前三季度,青岛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1.4万户,同比增长6.28%。若以“天”为单位,平均每天全市增近800家市场主体。
余杭:优化营商环境 提振经营主体“精气神”
市场经营主体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也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下,余杭有力有效激发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大众创新创业动力,广大市场经营主体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深圳: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激发市场活力
深圳先后推出了营商环境1.0、2.0、3.0、4.0、5.0版改革政策。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2023年将“推出营商环境6.0版改革措施”。日前,《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3个工作方案出台,全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3个“方案”对深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春:建设打造安商护企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新动能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不停地给利企兴企服务做加法,是我市政法机关坚定优化营商软环境的行动体现。今年年初以来,全市政法机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提高依法治市工作水平,为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贡献政法力量。
宁夏银川:政务服务“三个转变”为38万户经营主体注入新动能
过去,宁夏银川市民大厅的设立初衷是“走进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如今,正在逐步实现“百姓不出门、办成所有事”,全面打响“在银川·全好办,来银川·事无忧”服务品牌。
各省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典型经验做法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市场主体需求,以深化“放管服”为主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引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有序、有力开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大批利企便民的措施,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起来看看全国各省市的典型经验做法。
浙江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市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近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市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市场经营主体发展有关情况。
营商环境可持续化的理论逻辑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的二十大明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国内外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经历了规制改革单一维度到规制与可持续化并重的变迁。
晋中市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市场主体倍增
2023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市场主体提升年”。自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高标部署、高效推动,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主动牵头抓总、强化协调督导,立足部门职能,在全省首先设立高质量发展特色窗口,紧紧围绕企业准入、个人事项、项目审批“三方面”,大力聚焦金融首贷、质量发展、人才服务“三领域”,持续做好前端服务、增值服务、延伸服务“三服务”,扎扎实实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建设,不断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南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市场主体成长“沃土”
“民营经济怎么看?”“民营企业怎么干?”“服务民营经济怎么干?”近日,带着“如何提供精准保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思考,市委统战部会同市工商联组织市工商联所属商会代表到南宁市民中心的南宁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邕企诉求快办”系统平台的办公点等南宁市营商环境服务载体观摩,在学习、交流中,凝聚民营企业发展共识、坚定发展信心,助力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内江:“五大行动”+“两大工程”靶向发力营商环境中的堵点难点
今年以来内江市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营商环境的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又要聚焦当前民营市场主体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深入实施全省开展的“五大行动”和我市持续推进的“两大工程”,加快解决一批营商环境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