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优化营商环境标签相关结果 794篇
安徽淮南:“云帮办”让企业开办更便捷
淮南市在原有企业登记电脑端和自助端的基础上,依托“皖事通”App上线了企业登记手机端,搭建起企业办事“云平台”,推出“云帮办”,让办事群众可以通过手机办理工商登记、申领发票、社保登记等业务,服务更加便捷。
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 重庆10个事项获国办督查激励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报,对2021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内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199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资金、项目、土地、改革先行先试等30项激励支持措施。
《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以来,海南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1年9月29日,海南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共39条,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旨在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自由贸易港法规。
图解:上海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来啦!
图解:上海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事项来啦!
优化营商环境 甘肃省激活发展动能
近年来,甘肃省围绕解决企业诉求、群众需求,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打造让群众满意、企业家点赞的高质量营商环境。
远程视频勘验系统 助南宁高新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近日从广西南宁高新区获悉,该高新区在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六个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注重打造审批服务新亮点。目前,该高新区在南宁市创造性地首次推行了政务服务视频勘验系统,实施“远程视频勘验”新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政务服务利企、便民、提质、增效。
从营商到宜商 滨海新区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5.0版》
滨海新区主动对标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清单和创新试点城市做法,以企业需求为根本导向,以企业和百姓感受为衡量标准,高标准制定《滨海新区对标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行动计划》,锚定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目标,改革竞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政务服务案例推荐:海口市优化营商环境赋能建设
海口市优化营商环境赋能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营商环境要落实落细监管制度规则 推行信用监管
日前,国新办举行“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林念修、胡祖才就养老育幼服务、营商环境、消费环境、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等热点问题回应了市场关切,其中,林念修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表示,“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远程监管、移动监管。”
河北宁晋县:推进“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为持续推动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宁晋县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发挥外资注册登记、质量标准、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监督指导等市场监管“工具箱”作用,助力企业质量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推动针对市场主体的降成本政策落实,助力政策精准对接各类市场主体。
广东拟立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市场化改革 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
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5月3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审议《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修改二稿)》。条例针对制约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拟将近年来我省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数字政府改革等方面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范,解决市场主体“准入不准营”、投标保证金等隐性壁垒、破产工作效率较低、惠企政策不到位等问题。
海南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
5月27日,省长冯飞分别主持召开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第七次例会和省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第二次例会,审议相关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大力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 海南打造助企服务品牌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2022年以来,海南省大力推动减税降费各项措施落地,实施援企稳岗支持,持续通过网上办、自助办、线上办等方式,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输血赋能”。
青海省海东市:聚焦市场监管职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青海省海东市市场监管局围绕聚力打造“五个新海东”和加快推进“四地”建设,聚焦“六稳”“六保”,着力统一规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强化协同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持续优化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多措并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主体稳步增长。
乌海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近年来,乌海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来抓,坚持便民惠企优流程、对标一流抓提升,着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