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国家发改委标签相关结果 72篇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一行赴福建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调研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杨洁司长带队赴福建省,就营商环境建设、招标投标改革实践、内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等开展调研。
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答记者问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19日对外发布。意见出台的总体考虑是什么?怎样理解其内涵?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
国家发改委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日前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作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时表示,下一步将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国家发改委: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基本形成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融资有关问题。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1〕5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加强包括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纳税、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缴纳、水电气费等信息归集共享,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城市燃气管道老化评估工作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日前印发《城市燃气管道老化评估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地立即改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管道和设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 引导民营企业自觉强化信用管理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会上表示,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用情况精准画像,客观合理判断企业风险,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国家发改委:为助力企业纾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开展4方面工作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表示,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市场主体生存发展面临的压力明显上升。为助力企业纾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开展了4方面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营商环境要落实落细监管制度规则 推行信用监管
日前,国新办举行“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林念修、胡祖才就养老育幼服务、营商环境、消费环境、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等热点问题回应了市场关切,其中,林念修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表示,“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远程监管、移动监管。”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全国视频会
2022年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全国视频会,推广地方先进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主持会议,重庆市、青岛市和大连市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相关领域工作进展情况并提出工作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连维良出席会议并讲话。
国家发改委: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开展了多轮评价,覆盖全国上百个城市,请问我国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和进展?今年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重点是什么?
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级新区冲锋在前
近期出炉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首次展示了国家级新区改革实践的首创经验和典型做法。缘何将国家级新区纳入营商环境评价范围?此次评价取得了什么成效?东北地区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方面有哪些亮点?如何进一步推动国家级新区优化营商环境?近日,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司长杨洁。
国家发改委:凝心聚力 改革创新 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会同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优化营商环境组成员单位,奋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动出台实施了一大批切实可行、管用有效的政策举措,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 推动投资建设项目高质量落地
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是创新招标采购交易机制、公共服务和监督方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招标投标透明度,节约资源和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质量效率,保障投资建设项目高效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发改电〔2020〕170号)明确,着力消除全流程电子化的盲点、断点、堵点,尽快在各行业领域全面推广电子招投标,实现发布招标公告公示、下载招标文件、提交投标文件、开标、评标、异议澄清补正、合同签订、文件归档等全流程电子化,扭转电子和纸质招投标双轨并行的局面。各地区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应用广度,推动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不断深入,确保招投标活动有序开展,为加快投资建设项目落地提供了有效支撑。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国家发改委:充分发挥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引导和督促作用 推动全国范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的领导下,认真履行优化营商环境组组长单位职责,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规定,扎实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有关工作,推动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加快改革步伐,持续优化改善全国范围营商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纵深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完善电子招标投标制度规则、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
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先生、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先生参加此次发布会,并就记者问题进行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