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陕西标签相关结果 109

最新动态

陕西:西安高新区聚焦激发“政策动能” 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陕西省西安高新区深入贯彻“营商环境突破年”工作部署,聚焦激发“政策动能”,紧密结合区内科创产业集中特点,在构建政策体系、狠抓政策兑现、优化政策服务、提升政策实效上持续下功夫,营造了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他山之石

陕西加速打造“买卖全球”新驿站

海外仓是指跨境电商或出口企业在海外买家国家和地区建立的仓库。在当地客户下单后,跨境电商或出口企业就可以通过海外仓直接向当地发货。作为新型外贸基础设施,海外仓改变了传统贸易方式,有效打通了跨境电商“最后一公里”。

最新动态

陕西 “集成式”政策清单利企便民

11月21日,陕西发布了这样一份清单:省发展改革委(省营商办)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对2022年10月以来国家和省级出台的惠企便民政策进行梳理,编制形成《惠企便民政策清单(2022年10月以来)》。清单共包含惠企便民政策191项,涉及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24个省级部门。

最新动态

陕西:数字经济“新引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数字技术正在深度融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全省数字经济拔节而上,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最新动态

陕西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税收营商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作用。今年初,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陕西省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意见》,陕西税务认真贯彻实施意见,在提升服务质效、优化办税缴费流程、完善税收法治管理方面着手,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最新动态

陕西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以全省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化市场监管、精简办事流程等举措,加速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走深走实。

最新动态

陕西:西安市新城区“三维度” 提高一体化平台应用能力

为全面提升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确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工作取得实效,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紧紧围绕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和政务服务便利度为目标,多措并举持续加强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及四电应用建设,为新城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最新动态

陕西“全省通办”政务事项达396项

9月25日,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和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最新动态

陕西彬州:四措并举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陕西省彬州市以“四项举措”持续发力,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大突破、大提升,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最新动态

聚焦9个方面 采取40项举措 陕西加速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陕西省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聚焦诉求响应难、政策获得难等9方面问题,提出40项具体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效。

最新动态

陕西:拓展服务视角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一批实施效果好、社会期待高的税费政策延续实施,及时稳定了市场预期;一系列支持民企发展的税收服务举措不断优化,助企纾困解难,轻装上阵。

最新动态

陕西人社厅:多措并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为进一步提升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水平,陕西省人社厅在全省打造零工市场103家,指导西安市推广“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已完成西安21个区县、开发区的区域性掌上平台建设,同时提供家门口招聘、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社会保障等各类服务事项157个,区县定制事项7个。通过平台建设,形成了西安市招聘岗位区域化发布,个人求职智能化匹配,就业服务系统化对接,公共服务便捷化办理的工作格局。

最新动态

陕西省人社厅深化营商环境人社领域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

今年以来,陕西省人社厅围绕省内外典型经验做法,结合人社职能,加强复制推广、学习借鉴,全面深化营商环境人社领域改革,出台配套措施、细化改革举措,确保复制推广借鉴工作取得实效。

最新动态

陕西加快建设“五型”口岸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陕西省口岸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航空口岸国际客运逐渐恢复,国际货运稳步增长,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中国(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扎实推进,该省综合保税区稳步发展,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陕西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陶绍卿13日表示。

最新动态

陕西持续优化县城获得用水领域营商环境

自今年初以来,我省各级水利部门以全省“三个年”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县城获得用水领域改革,通过加快工程建设、精简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等举措,持续优化县城获得用水领域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