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杭州标签相关结果 136篇
杭州连续入选“全国用电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近年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全方位落实国家用电营商环境改革任务,让大中型企业办电更省钱、更省时、更省力。在国内营商环境评价中,杭州连续入选全国“获得电力”标杆城市(注:“获得电力”指标评价,反映企业获得电力供应的难易程度。企业用户从申请用电到用上电,即用电报装,在电力行业内称为“获得电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力营商环境水平的权威方法)。
杭州:“三零”电力服务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以杭州列入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打造数智用电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低压“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全力创建全国用电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为经济稳进提质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护航。
浙江:杭州试点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着力提升数据资源统筹管理能力
浙江省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适应数字化改革需要,试点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在全市115家市直部门、市属国有企业设立首席数据官、数字专员,为数字政府建设整体推进提供了重要人才保障。
杭州:围绕五个“数字”差异化探索自贸试验区实现路径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杭州以数字贸易、数字产业、数字金融、数字物流、数字治理为重点,重点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球一流的跨境电商示范中心和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精准发力。在自贸试验区带动下,2022年1-7月,全市实现数字贸易额1160.8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278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1.8%和54.5%。
图解|杭州打造国内最优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之“变化”与“未来”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8月16日,杭州市营商环境建设推进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区县(市)设分会场,会上表彰了杭州市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浙江杭州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百项创新试点改革基本完成
8月16日,记者从杭州市营商环境建设推进大会上了解到,杭州市今年创新试点的153项国家营商环境改革事项中,已有100项基本完成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杭州公安依托互联网平台率先实现公安政务服务——线下“一窗通办” 线上“一网通办”
杭州公安依托互联网平台率先实现公安政务服务——线下“一窗通办” 线上“一网通办”
杭州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加速提升
杭州以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为契机,找准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发力点,并充分结合杭州产业发展特色、政府数字化改革等实际,创新手段、多措并举,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创新腾飞兜住底线、提供保障。
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成效初显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综合体现。作为6个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过去一年,杭州积极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制定印发《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形成“1个总体方案+153个专项方案”的改革体系架构,用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释放惠企利民红利。
杭州全面落实《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加快打造更多数字化改革“硬核”成果
自3月1日浙江省正式施行《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以来,杭州市围绕公共数据统筹管理、有序共享开放和安全利用等问题,结合现状推出了全面落实条例的新举措,主要有以下七大亮点:
杭州:发挥“数字经济第一城”引领作用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杭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三化融合”,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为全省、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探路试点。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对全市GDP贡献不断提升,先后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荣获一批“国字号”称号,城市数字经济竞争力处全国第一方阵,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二,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主要做法和亮点有:
全国首个大数据辅助工具助力诚信债务人“重获新生”
7月11日上午,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全国首个运用大数据辅助判断诚信债务人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智审平台”正式上线。这意味着,今后在判断债务人诚信度和偿债能力方面有了新的“辅助工具”。
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成效初显
目前,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初见成效,153项改革任务中,近一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杭州综合保税区“数字综保”服务平台上线
目前,“数字综保”已在浙政钉、浙里办、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布设,通过多跨场景建设,有效实现了区内企业的智慧监管,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杭州发布实施全省首个市级未来社区验收办法
不久前,杭州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建委)发布了全省首个市级未来社区验收办法——《杭州市城镇未来社区验收办法(试行)》(简称“市级验收办法”),在省级未来社区验收办法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为全市未来社区建设提供操作落地指导,进一步深化全市未来社区“省级试点、省级创建点、市级创建点”三级梯度创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