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旗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发区建设管理局,各行业协会,各相关社会团体,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规范建设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促进工程造价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为我市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补充定额)评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制定本制度。

  2024年12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通辽市工程造价评审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工程造价评审工作,提高工程造价评审质量,规范工程造价评审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造价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程造价评审管理制度。

  二、评审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市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补充定额)评审工作。

  三、评审机构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对工程造价(补充定额)进行评审工作。

  四、评审人员

  (一)评审人员从通辽市工程造价专家库中抽取,评审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相关资格;

  2.具有一定的工程造价评审经验;

  3.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4.遵守职业道德,严守评审机密。

  (二)评审人员应遵守评审纪律,认真履行职责,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评审要求。

  五、评审程序

  (一)工程造价(补充定额)评审程序包括以下内容:

  1.接受委托:评审机构接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

  2.签订合同:评审机构与建设单位签订评审合同;

  3.收集资料:评审机构收集并分析工程项目相关资料,即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造价咨询企业提供编制项目工程造价(补充定额)成果文件和佐证材料;

  4.召开评审会:评审机构组织召开评审会,在通辽市造价专家库中抽取5-7名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第三方造价咨询企业编制的工程造价文件进行审查讨论,提供项目变更签证影像资料、文件等佐证材料,以及编制建设工程补充定额人材机计算(产生)过程影像资料等。专家组审查不通过的,建设单位按照专家组意见进行完善补充材料,再次召开评审会审查,专家组讨论审查通过后编制评审报告;

  5.编制评审报告:评审组按照规定流程编制工程造价评审报告;

  6.反馈意见:评审机构将评审组意见反馈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根据评审意见进行调整;

  7.决策:评审机构根据评审意见决定是否通过工程造价评审。

  (二)评审程序应当严格遵循规定流程,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公正性。

  六、评审标准

  评审标准的五大要素:

  (一)准确性:评审标准必须准确而明确,能够提供明确的评判依据,以避免主观判断和模糊性。

  (二)一致性:评审标准必须一致且公正,适用于所有被评审对象,厘定同样的标准和要求。

  (三)可度量性:评审标准必须可度量,可以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被评审对象的表现和达到的要求程度。

  (四)可验证性:评审标准必须能够被验证,通过具体的数据、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评审结论。

  (五)可改进性:评审标准必须能够促进持续改进,能够发现问题、弱点和改善的机会,并提供指导来增强被评审对象的表现和效率。

  七、评审方法

  (一)定额计价法:定额计价法是最传统的评审方法,它依据国家规定的工程量清单定额进行计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标准明确,易于操作。但同时,由于缺乏灵活性,对于特殊工艺或新材料的应用可能不太适用。

  (二) 市场调节价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调节价法应运而生。该方法通过收集市场上类似项目的实际成交价格作为参考,结合本项目的特点进行调整。这种方法较为灵活,更能贴近实际市场状况,但在信息不对称或市场波动较大时,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法以详细的工程量清单为基础,每一项工作内容都有对应的单价和数量。此方法透明度高,便于投标方提出合理报价。不过,编制详尽的工程量清单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对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

  (四)综合单价法:综合单价法适用于设计变更频繁或施工条件复杂的项目。它将人工、材料、机械等多种费用合并为一个综合单价,简化了计算过程。这种方法提高了效率,但可能会牺牲部分精确度。

  (五)指数调价法:当项目周期较长,受物价变动影响大时,指数调价法便显得尤为重要。该评审方法根据物价指数的变化来调整合同价款,保障了双方的利益不受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影响。如何选择合适的指数并合理应用是一大挑战。

  (六)成本加酬金法:最后一种常见的评审方法是成本加酬金法,它通常用于紧急工程或者特殊专业工程,其中承包商的成本可以得到补偿,另外还能获得预定的酬金。这种模式鼓励了承包商控制成本,但同时也需要业主对工程进度和质量有较强的监管能力。

  每种评审方法都有范本,严格按照范本操作。同时每种范本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在具体工程项目中选择适合的评审方法,需要综合考虑项目性质、市场环境、风险分担等因素。实际操作中,不同项目甚至可能会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以达到最优的评审效果。

  八、附则

  本评审管理制度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工程造价评审流程

  工程造价(补充定额)评审流程

  造价评审是对项目造价(补充定额)是否合理进行评价、讨论和确定的流程。整个造价评审流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一、项目方提交初步设计造价(补充定额)意见书。项目方根据设计意见书、设计方案等资料,制作初步设计造价(补充定额)意见书,提出初步设计成本概算。

  二、评审组审核意见书。由评审小组对意见书进行审核,检查造价(补充定额)是否规范、计算是否正确。审查出问题或者不明之处的,要提出修改意见。

  三、项目方改正意见书。根据评审小组提出的修改意见,项目方对造价(补充定额)意见书进行修改改正。

  四、评审会议。评审会议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评审造价师从通辽市工程造价专家库抽取,组成评审组,评审组召开评审会议,对意见书内容进行评审,并听取项目方(第三方)的说明。会上对造价(补充定额)进行辩论,充分听取专家组意见,并尊重专家组意见和建议。

  五、出具评审报告。评审会议结束后,评审组出具评审报告,其中应记载评审的主要意见和建议通过的成本概算等内容(补充定额)。

  六、项目方接收报告。评审报告经双方签字确认后,项目方接收报告,作为后续招标、施工作业、结算的依据。

  以上就是造价评审流程的主要内容,这是保证项目造价(补充定额)合理性的一个重要程序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