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区)人民政府,泰州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数字泰州“十四五”规划》已经市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泰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数字泰州“十四五”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1.数字政府建设全省前列。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成立智慧泰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市(区)两级设立大数据管理部门,推动构建职责明确、统筹有力的全市一体化工作格局。先后出台《泰州市大数据发展规划(2018—2020年)》(泰政办发〔2018〕6号)、《智慧泰州顶层设计纲要(2018—2020年)和智慧泰州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泰政办发〔2018〕97号),明确各阶段大数据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理念和战略路径。出台《泰州市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泰政办发〔2021〕36号),建成项目管理平台,加强政务信息化项目全流程监管。按照“通用类项目统建、跨部门类项目共建、业务类项目自建”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评审机制,有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施大数据战略,建设智慧城市,泰州被确定为江苏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示范试点地区,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平台获评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法人库建设获评全国数字政府建设卓越实践奖,“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综合基础库”工作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列第三。
2.数字经济发展初具规模。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大数据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发展,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步伐。2020年,全市电子制造业企业业务收入、利润、总产值分别为592.6亿元、29.44亿元、624.14亿元,分别增长12.29%、54.73%、17.81%。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工作推进有力,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创建水平不断提高,全市获评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131家、示范智能车间项目45个。企业上云工作扎实开展,创成星级上云企业143家。专业领域电子商务企业平台应用水平快速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融合应用不断深化。
3.数字民生框架初步建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百姓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跻身“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行列。推出城市综合移动门户“泰州通”APP,汇聚36家部门347个对外服务事项,实名注册用户近100万人。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建设城市服务总客服,整合非紧急类热线41条,打造政情民意分析平台和智能客服系统,大幅提升惠民服务体验,荣获“全国服务之星奖”。聚焦便民利企,持续创新数据赋能应用场景,全力构建泰企通、阳光招生、不动产一体化平台等多个创新应用,入选全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和全国十大创新案例,形成一批信息惠民“泰州样板”。
4.数字治理监管初显成效。围绕“一屏观全城、一网统全城”的总体目标,建成数字泰州运营指挥中心。率先在全省探索“一网五统一”的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推进市、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社会治理(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连续多年荣获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法治泰州”建设不断深化,建立“一体四中心”司法援助体系,成为全国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示范点。安全生产整治行动取得实质性成效,实现对危险化学品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测,应急救援能力持续增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
5.基础支撑能力逐渐完善。按照“共享开放、共建共用”理念,统筹建设城市数字底座,为各地各部门提供基础支撑能力。全省首创“政府制定标准规范、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按需采购服务”模式,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云、视频云、影像云,推动118个部门372个系统“上云”。编织“一张网”,形成省、市、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推动部门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打造统一数据中台、政务中台、支付平台、网站群、身份认证、电子印章、政务短信等平台,实现数字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6.数字资源整合持续推进。建成“1+6”大数据平台,形成全市一体化大数据资源体系,归集各类数据近170亿条,构建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五大基础数据库,推动市域全量数据的统一汇聚、治理、共享。加快数据资源共享,出台《泰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泰政发〔2014〕69号),注册发布数据目录7000多类,率先实现与国家、省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提供近50亿次数据交换服务。整合公安、城管、生态环境等部门5万余路视频资源和各类传感器数据,构建统一的算法仓。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围绕经济、环保、医疗等高频需求领域,向社会开放近1400万条政务数据。
(二)面临形势
1.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新要求。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从国内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地方看,浙江省提出数字化改革,上海市打造“一网统管”新范式,江苏省推行“不见面审批”,都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治理效能的创新性举措。从省内看,南京、无锡、苏州、南通等正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下发力数字城市建设,“虹吸效应”不容忽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快数字泰州建设,实现政府、经济、民生和治理全方位数字化改革,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2.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新动力。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量子科技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持续向各领域渗透,新基建、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服务层出不穷。未来五年,是泰州新旧动能转换的提速期、城市能级提升的窗口期、市域治理迭代升级的关键期,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的战略机遇,加快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字泰州建设为切入点,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多个区域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给予新机遇。经过多年接续奋斗,泰州已进入做强产业、做强城市、做强民生的攻坚阶段。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深入实施。推进数字泰州建设,有助于促进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市场、数据等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重组,更好融入区域发展,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为未来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4.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新需求。当前,我市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仍然存在,就业质量不高、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相对突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足、均等化还不够,与群众需求仍有差距。数字泰州建设应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持续发力,不断增加民生福祉,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让安居乐业成为幸福泰州的最鲜明标识。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强富美高”总目标,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围绕“彰显江海文化的底蕴与自信,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新要求,紧扣“致力民生、聚力转型”两大主题,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支撑引领作用,聚焦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民生、数字治理,加快数字化改革进程,争创数字政府转型样板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区、数字民生服务示范区、数字治理先行引领区,奋力走好具有泰州特色和内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改革。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坚决破除制约数字化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统领性作用,调动各地各部门积极性,提高参与度,持续增强数字泰州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求为先。坚持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以好用、爱用为目标,致力推动政府、经济、民生和治理全方位数字化改革,增强人民群众在数字泰州建设中的参与感,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技术创新应用,场景驱动。创新理念、制度、技术、举措,推动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促进业务创新,以制度创新保障管理创新,深化数字化改革,持续创新政务服务“一件事”、政务运行“一体事”、社会治理“一类事”等应用场景。
坚持数字转型引领,全面赋能。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原则,打造“网联、物联、数联、智联”的数字泰州底座,推进数字新基建建设,全面赋能各领域数字化改革,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各领域流程再造、功能塑造、生态构建,创造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
坚持统筹协调管理,塑造模式。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和“建、管、用分离”原则,推动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变革,构建统一领导、高效运行、有序推进的数字泰州建设管理体系,充分运用市场化思维,创新长效运营机制,塑造数字泰州发展新模式。
(三)总体框架
数字泰州建设遵循“一个底座、三大体系和四大应用”的整体框架。“一个底座”指一体化的数字泰州底座,包含数字基建、数据资源和数字智能中枢建设,为各类数字化应用提供全方位支撑,助力各地各部门数字化改革;“三大体系”指标准、运维、安全三大体系,为数字泰州建设保驾护航;“四大应用”指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民生、数字治理四方面创新集成应用,全面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
(四)发展目标
基于智慧赋能的数字泰州底座,打造实战实用的城市大脑,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全面驱动数字化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和政府监管能力、经济发展质效、民生服务品质、现代化治理水平,实现一脑赋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屏决策,以“幸福水天堂”为统领,打造数字政府“泰”政通、数字经济“泰”兴业、数字民生“泰”幸福、数字治理“泰”平安的“泰”系列品牌,全面引领泰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争创数字化改革的全国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