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属各工委、党委(党组),各街道,区直机关各单位:
现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员会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政府
2018年3月8日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
为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理顺工作机制。健全制度体系。制定天心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任务书、责任表、流程单和路线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企业反馈营商环境的相关问题;实行“首问责任制”,凡接受企业首次来电、来访、来函的单位,必须负责解释、办理或联系、协调相关部门办理企业所提出的事项,并报区优化办备案,特别重大的事项要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确保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搭建服务平台。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窗口,开通“85898808”营商环境投诉热线,广泛听取和收集企业的投诉、建议和反映的具体问题,实行分类交办、限时办结,原则上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牵头单位:区政务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园区、各有关单位、各街道)
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严肃整治以各种理由拖着不办、懒作为、不作为等行为,严厉查处涉企事项办理过程中索、拿、卡、要等行为,坚决惩戒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和部门与企业家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鼓励领导干部与企业家交朋友,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健全“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机制,让各级干部在涉企交往中依法办事、善于作为。建立企业家激励制度,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倡导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牵头单位:区纪委(区监察委);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天心经开区、暮云经开区、区文化(广告)产业园、区金融办、区商务和旅游局、区优化办、区工商联、区工商分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等,各街道)
三、优化审批环境。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建立部门审批承诺制,公布“权力、责任、审批手续办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证明事项取消、人才公共服务”等一批清单。全面实现“网上办”。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加强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融合与数据互通,推动行政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全力推行“马上办”。加快涉企事项办理,城市综合体户外商业活动城管审批手续1个工作日内完成,新开办企业工商、税务等注册登记2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4个工作日内完成,重大项目(活动)城管审批手续7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45个工作日内完成。探索实行“同步办”。成立全区重大投资项目联合服务办公室,设在区项目办,市级以上审批手续由办公室集中协调办理,区内审批手续统筹多部门并联同步办理。(牵头单位:区编委办;责任单位:天心经开区、暮云经开区、区文化(广告)产业园、区项目办、区政务服务中心、区电政办、区发改局、区城乡建设局、区商务和旅游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环保局、区安监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工商分局、区国土分局、区规划分局等,各街道)
四、加强引导支持。突出产业引导。建立区领导联系重点产业、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工作机制,重点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地理信息、健康医疗、旅游休闲六大重点产业和大数据(含地理信息)、新能源装备两大产业链,促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奖扶政策。修订完善《天心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奖励办法》,研究制定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相关政策的实施意见和重点楼宇“一事一议”政策,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搭建政策解读平台,加大上门宣传、辅导力度;严格兑现向企业作出的承诺,确保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和严肃性。(牵头单位: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天心经开区、暮云经开区、区文化(广告)产业园、区金融办、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和旅游局、区经信局等)
五、完善配套服务。全面落实长沙人才新政“22条”中人才引进补贴政策,积极为区域内企业高管及高端人才创造优质生活环境。按政策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统筹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安排区域内重点企业高管及高端人才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就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加高端医疗服务供给,与城区内大型医院合作,开设人才医疗“绿色通道”,由居住地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人才健康档案,定期提供健康管理、咨询等医疗服务。解决住房保障问题。支持各园区自建或购买人才公寓,帮助解决区域内重点企业高管及高端人才住所问题。(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天心经开区、暮云经开区、区文化(广告)产业园、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卫计局、区住房保障局等,各街道)
六、加大企业帮扶。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园区通过政府出资,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建立全区上市企业数据库和企业上市服务专员队伍,完善企业上市挂牌孵化体系,为企业上市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人才支持。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统一组织企业到人才富集地举办招聘会,广泛开展校企“订单式合作”,补充紧缺急需人才。强化用地保障。优先保障重大产业类招商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需求;探索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机制,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创新环境。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强基工程,鼓励企业搭建科研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大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维权援助服务。(牵头单位:区商务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区法院、天心经开区、暮云经开区、区文化(广告)产业园、区金融办、区人社局、区科技局、区国土分局、区规划分局等)
七、规范涉企办案。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严厉打击危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严禁超期限、超标的、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依法依规及时处置涉案财产;对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必须合法、严谨、慎重;严禁利益驱动办案,严禁办关系案与金钱案;在执法、司法办案中出现有瑕疵的及时予以纠正,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的由纪检监察等部门严肃查处,实行向相关部门通报违法责任人违法行为制度。(牵头单位:区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区纪委(区监察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
八、依法推进涉企监管。严肃查处各种乱收税费行为,及时向社会公示涉企收费目录清单。严格执行涉企执法检查备案制度,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涉企检查后5个工作日内向区优化办报备检查情况。严格落实“企业宁静日”制度,积极探索“首违不罚”制度。(牵头单位:区优化办;责任单位:区纪委(区监察委)、区发改局、区城乡建设局、区财政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环保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等)
九、严查涉企违法。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分子和恶势力团伙,查处违规干预和插手微观经济活动,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甚至与民争利等行为。坚决整治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强行阻工等行为,各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公安派出所所长或分管副所长必须在接到相关报告后1小时内赶至现场处理,5小时内进行有效处置,恢复施工经营秩序。(牵头单位:区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等,各街道)
十、强化领导和考核。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天心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优化办,领导小组下设政府效能提速、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优化创业创新环境等三个专项工作组。强化考核评价。构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考评体系,让考核指挥棒促进全区上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区绩效考核办;责任单位:区委办、区政府办、各园区、各有关单位、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