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县直及省市驻民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根据县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民政发〔2018〕46号)和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民乐县2018年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民办发〔2018〕5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础现状
2013 年以来,我县先后通过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流程优化简化、并联审批改革、县镇村网上一体化等措施,初步搭建了线上线下相互对应、互为补充的立体化、多功能服务载体,县本级29个部门187项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县级行政审批平台网上办理,政务服务效率明显提升。特别是2016年4月份国家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来,按照甘肃政务服务网统建规划,完成了甘肃政务服务网民乐子站门户开通、部分功能上线、权力事项加载和发布、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等重点工作,纵向省市县镇村五级贯通,横向联通县本级29个部门,187项行政许可事项可通过甘肃政务服务网网上办理,“一网通办”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目的意义
“一网通办”是“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有效途径。“一网通办”以政务服务网为平台,政府各级各类办事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涉及企业和社会公众办理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缴费、网上查询、网上反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打尽”。通过实现“一网通办”切实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提升运用甘肃政务服务网民乐子站促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三、总体要求
1. 服务平台应接尽接。 所有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部门网上办事系统(涉密类除外),应与甘肃政务服务网前端整合,分批分阶段进行数据对接,实现统一入口、互联互通。
2. 办理事项应上必上。 凡是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等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应全部整合到甘肃政务服务网民乐子站,实现网上办理。
3. 窗口事项应进必进。 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部门保留的各类服务事项从受理、审核、审批、出证(许可决定)全流程、全要素、全职能前移至政务大厅窗口,建立完整线下运行机制,并将各类服务资源向网上集中。
4. 数据资源应迁尽迁。 将系统整合与数据迁移相结合、与云服务相结合,最大化实现系统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各类办事系统互联互通。 各镇、各部门单位分阶段实现与甘肃政务服务网的资源共享和数据联通。分批次分阶段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主办的行业内办事服务系统与甘肃政务服务网民乐子站的联通。各接入系统统一通过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甘肃政务服务网进行数据交换,所有事项的办理反馈形成“闭合”环路,甘肃政务服务网民乐子站成为唯一的网上受理渠道。
牵头单位: 县信息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 各镇、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单位。
(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线下集中。 各镇要全力实施“站所集中”工程,即把“四办四中心”服务事项集中到大厅办理,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确保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站所全部进驻服务大厅,真正实现“一窗办”。县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坚决按照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的要求,在“两集中两到位”的基础上,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办理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加快推进部门内部职能整合归并,完全实现“一个窗口”对外。重点提升人社、发改、卫生、不动产登记、公安服务、市场主体登记、公积金等部门的“一窗”运行质量,为“一网通办”提供线下支撑。
牵头单位: 县政务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 各镇、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单位。
(三)进一步扩大网上办理事项。 县政府梳理公布的行政许可,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以及便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甘肃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年底前,在提高各类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创造条件,压减环节,力争使所有能在政务网上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
牵头单位: 县审改办
配合单位: 各镇、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务服务中心,县直各部门单位。
(四)进一步简化优化办事流程。 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办事环节,减少审批部门直接审批核准收费的事项数;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根据市上进展情况,持续公布若干批“减证便民”事项清单;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等各类事项,从办理要件、办理时限、办理环节、审批条件、收费标准、审批依据等方面予以优化,进一步整合、压减和规范审批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的办理流程,实现政务服务效率再提速。
牵头单位: 县审改办
配合单位: 各镇、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法制办,县直各部门单位。
(五)切实推进信息资源共享。 按照市上统一安排,县级各类系统数据资源将全部整合到甘肃政务服务网民乐子站,部门行业数据与甘肃政务服务网数据统一标准、深度融合。按照国务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能共享的要全部共享,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原则上所有数据的应用、调取、存储要实现零障碍,为大数据分析和政府决策提供保障。发改系统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统一接入到政务大厅部门窗口,与政务服务网互联互通,切实提升并联审批效率。
牵头单位: 县信息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 各镇、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直有关部门单位。
(六)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做好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核、梳理、勘误,推进网上办理。全面完成各类服务事项的业务标准化建设。行政许可事项在现有标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子项拆分、进行规范。按照统一的业务手册编写办事指南、编写规范和编码规范,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的标准化建设水平。
牵头单位: 县审改办
配合单位: 各镇、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县法制办,县直各部门单位。
(七)加快推进甘肃政务服务网民乐子站改版与功能完善。 开通涵盖公积金查询、生育登记、预约挂号等12个便民服务功能,投资项目审批、公司名称预先审核、建筑施工企业资格认证等26个审批服务功能,以及权责清单查询、办件公示、办事进度查询等专项服务功能,对外提供便民服务、审批服务、专项服务三大功能版块,打造路径更加醒目、板块设置更加科学、功能更加实用完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的网上“政务超市”。同时,加快统一身份认证、电子支付、一键物流等手段的运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网通办”。
牵头单位: 县信息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 各镇、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审改办、县政务服务中心,县直各部门单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县“放管服”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工作,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平台支撑、优化服务、审批改革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和困难,督导各镇、各部门单位跟进相关工作,推动“一网通办”改革落地见效。
(二)靠实工作责任。 按照牵头负责、分块推进的原则,由县信息服务中心总体负责各类办事系统与甘肃政务服务网的互联互通;由县编办(审改办)负责“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推进、顶层设计和标准化建设;由县信息服务中心负责甘肃政务服务网民乐子站改版;由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网上办理事项推进、服务优化等;由县法制办负责对流程优化和标准化工作进行审核;由县发改委负责网上并联审批相关事宜;由县财政局负责保障相关资金落实。
(三)通力协作配合。 各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认领任务,积极配合牵头部门开展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阻碍“一网通办”改革措施的落实。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推动,各镇、各部门单位是工作落实的主体,主要负责同志要牵头抓总,确定专人专抓,对照工作方案要求,紧扣时间节点,压茬推进;要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坚持进度和质量并重,各有关部门单位既要抓好本部门单位具体任务的推进落实,也要做好各镇对口业务的指导培训,及时研究解决系统内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期实现预定目标。
(四)强化督查监察。 县督查考核局要将“一网通办”改革工作列入重点事项督查清单,纳入各镇、各部门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大督查力度,并按照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要求,与各牵头部门共同对各镇和各部门单位进行跟踪督查考核。
民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