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卧龙管理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3〕81号)精神,结合我州实际,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对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正确引导舆情提出了更高要求。与公众期望相比,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政府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面对公众关切不回应、不发声等问题,致使公众产生误解或质疑,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
各县、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政府系统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
二、着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各县、各部门要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主动公开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
(一)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
州政府新闻办要进一步做好重要政务信息新闻发布工作,建立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依托新闻发布平台和新媒体发布重要信息的制度,并加强对各县政府和州直各部门新闻发布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县政府、州直各部门要确定1名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新闻发言人,并报州政府新闻办备案。
建立健全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利用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组织记者采访、答记者问、网上新闻发布、网上访谈等多种形式发布信息。州政府新闻发布会内容和主题的确定,由州直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在上年末向州政府新闻办申报,州政府新闻办拟定当年《阿坝州重要新闻发布会安排计划》。
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原则上每年应出席一次州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或相关负责人应根据重要会议内容、政府的重点工作、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引导舆论的需要,及时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做好新闻发布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加发布频次,原则上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
(二)加强政府网站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作用,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专题栏目,以数字化、场景式、图表、音频、视频等方式予以展现,使政府信息传播更加形象生动。充分利用全州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管理系统,将其作为政府信息的统一填报和发布平台。按照《阿坝州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规定,非涉密的规范性文件一般应当在正式形成后3个工作日内主动公开,非涉密的重要政务活动信息一般应当在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主动公开。加强行政决策公开力度,主动公开政府常务会议、听证会议。
积极通过政府及部门网站开设领导信箱、政策解读、民意征集、网上调查、在线访谈、新闻发布等栏目,积极策划主题活动,全面拓展政民互动交流平台,提高回应社会关切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主动参与政府网站组织的各类互动交流活动。提高政府网站在线服务能力,完善行政职权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及时调整和更新网上服务事项,确保公众能够及时获得便利的在线服务。
加强政府网站数据库建设,建有行业专网的州直部门要尽快实现专网与州电子政务外网基础平台、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的数据对接,实现跨地区、跨平台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通过政府网站实现行政职权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咨询、在线办理。
(三)加强新媒体应用
各县、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大政务信息发布力度,开展互动交流,为群众办事咨询、举报投诉、信息资讯等提供在线服务。各县、州政府各部门应于2014年内开通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公众帐号,并纳入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务微博大厅”。进一步办好阿坝手机报“阿坝民生”栏目,开设信息互动专线,畅通百姓诉求的新媒体通道。
按照“谁开设、谁主管、谁应用、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政务微博和微信信息审核、发布等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应用管理,确保政务微博和微信运行可靠、服务高效优质。要加强政务微博、微信、手机报与政府网站的联动和互补,形成合力。
(四)加强查阅场所建设
各级政府政务服务大厅、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要按照相关规定,设立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并在显着位置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标识,配备相应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各县、各部门要及时向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提供主动公开的各类政府信息。
要结合自身条件,适时开发手机互联网查询系统,方便公众获取政府信息。进一步加强政府领导热线电话、96196政务服务热线、“阳光政务”政风行风热线等的建设和管理,清理整合有关电话资源,确保热线电话有人接、能及时答复公众询问。
三、着力健全工作机制
(一)完善主动发布机制
各县、各部门要针对公众关切,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政府信息。对拟发布的政府信息,要按照“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进一步完善承办人员初审、承办部门负责同志审核、单位负责同志审发的政府信息公开“三审”制度,严格执行登记备案制度。要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固化相关工作流程,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对外发布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公开前应与相关行政机关沟通确认,确保公开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二)完善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
行政机关在制作或获取政府信息时要明确公开属性,对确定为不予公开的信息应注明理由。要把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有机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在草拟公文、制订会议和政务活动方案时即对公开属性予以明确。
(三)建立政策解读机制
重要政策出台,有关县和部门要及时组织相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评论员队伍进行准确解读,介绍政策出台的背景、重要性和必要性,解读重要内容和主要措施。重大政策出台后,要结合落实情况,积极解读政策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加强解疑释惑,让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
(四)健全舆情收集和回应机制
各县、各部门要按照《中共阿坝州委办公室、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阿坝州网络舆情应对机制(试行)》(阿委办发〔2013〕7号)要求,建立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及时敏锐扑捉外界对政府工作的疑虑、误解,甚至歪曲和谣言,加强分析研判,通过网上发布、专家解读、新闻发布、媒体专访等形式及时予以回应,解疑释惑,澄清事实,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引导公众理解、支持和配合政府工作。有关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力度,重要舆情形成监测报告,及时转请相关县和部门关注、回应。
(五)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由州互联网信息办牵头,州直有关部门参加的阿坝州重大政务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制定重大政务信息公开发布和传播方案,做好政府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各县、州政府各部门也要建立健全重大政务信息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和舆情处置联动机制。
(六)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
各县、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阿坝州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工作制度》规定,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收、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等各个环节的制度,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构、受理渠道和受理流程,简化办事程序,落实办理责任,提高答复实效,在法定时间内规范告知。政府部门以本级政府名义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中制作或者获取的政府信息,由部门负责公开。对需要或者可以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在答复申请人的同时,通过政府网站等平台主动公开。回应依申请公开中的重大敏感事项,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会商。
四、着力完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各部门要把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提高信息发布实效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做到政府经济社会政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不断把群众的期盼融入政府决策和工作之中,努力增强提升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的“软实力”。各县政府和州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机构建设
已经设置政府信息公开专门机构的,要加强力量配置,把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配置到关键岗位,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新闻发言人。尚未设置专门机构的,要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热点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有条件的应尽快成立专门机构,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同时,要为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新闻发言人、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政务微博和微信相关人员参加重要会议、掌握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三)加强业务培训
各县、各部门要建立培训工作常态化机制,经常组织开展面向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新闻发言人、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政务微博和微信相关人员等的专业培训,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舆情研判能力、解疑释惑能力和回应引导能力。有关部门要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为公务员培训内容,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
(四)加强督查指导
州政府办公室、州政府新闻办公室、州互联网信息办要加强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建设、管理工作的督查指导,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和管理办法,加强工作考核,加大问责力度,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