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华山景区管委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0号,以下简称《意见》)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意见》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政府公信力,结合渭南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平台建设
(一)加强新闻发布工作。要以主动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权威发布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妥善回应公众质疑等为重点,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完善新闻发言人工作流程,建立重要政府信息及热点问题定期有序发布机制。各县市区和部门要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公众关注热点问题,及时组织新闻发布会。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利用新闻发布会、向人民报告、百姓问政、在线访谈等形式发布信息;与全市经济发展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职能部门,要增加发布频次,增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时效性,更好的回应公众关切。
(二)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中的作用。各县市区和部门要切实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做好政府信息上网发布工作,以数字、图表、音频、视频等方式展现政府信息,及时发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及解读信息,进一步增强政府网站的吸引力、亲和力。各县市区和部门负责同志要主动到政府网站接受在线访谈,通过信箱、咨询投诉建议、网上调查等方式接受群众情况反映,高效回复群众问题。要及时调整和更新网上办事服务事项,确保公众及时获得服务信息。要加强教育、社保、交通、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信息梳理、整合,建立网上专题和重点业务服务专栏,方便公众查询。要将政府网站打造成为及时、准确、便民、公开透明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在网络领域传播主流声音。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及公众互动。各县市区和部门要积极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和公众关注信息、便民服务信息,并与公众开展实时互动交流。严格按照《渭南市政务微博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微博管理,规范信息发布程序及公众提问处理答复程序,确保新网络媒体的信息安全可靠。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服务热线“12345”建设管理,清理整合有关电话资源,确保所有热线电话有人接、能及时答复公众询问。
二、加强机制建设
(一)舆情收集及回应机制。各县市区和部门要高度重视舆情工作,建立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密切关注政务相关舆情,及时获取外界对政府工作的疑虑、误解,甚至歪曲和谣言,加强分析研判,通过网上发布消息、组织专家解读、召开新闻发布、接受媒体专访等形式予以回应,解释疑惑、澄清事实,消除谣言。有关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力度,重要舆情形成监测报告,及时转请相关地方和部门关注。对市信息办利用《陕西省社情民意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监测到的涉渭舆情,各主管部门要第一时间予以回应,以事实说话,正面引导;对群众关注度高的重大舆情,要及时查办、限时回应。
(二)专家解读机制。各县市区和部门要加强与专家的联络,及时组织专家做好政策法规的科学解读。各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专家信息库,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
(三)检查考核机制。按照《意见》要求,加强日常检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并适时进行通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失职渎职行为。市信息办要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考核力度,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及时、有序开展。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和部门要把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提高信息发布实效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安排部署,分管负责人要具体负责,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机构建设,已设置专门机构的,要加强力量配置,把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配置到关键岗位;还未设置专门机构的,要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热点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同时,要为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新闻发言人、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政务微博微信管理人员参加重要会议、掌握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二)业务培训。市级主管部门、各县市区和部门要经常组织开展面向信息公开人员、新闻发言人、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政务微博微信管理人员等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政策把握能力、舆情研判能力、解疑答惑能力和回应引导能力。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