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景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推进政务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动能,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为扎实推进我市政务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好政务服务云平台。市、县区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云平台是拓展“并联+串联”机制、实施“三多三联”的技术保障和载体支撑。各县区按照市级政务服务云平台建设运行模式,2016年10月底前建好政务服务云平台,将行政审批事项的权力、流程、责任和收费“四大清单”固化到云平台,完善CA认证、电子签章、网上第三方支付等功能,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主动收集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让信息在云平台沉淀,为秘书型服务提供基础保障。市、县区云平台整体联动,打造更加透明、高效、廉洁、规范的网上高速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中心由“办事场所”向“政务平台”转变。(市政管办牵头,市编办、市电子政务办、各县区政府配合)

  二、建好公共资源统一交易平台。市区范围内(含宿豫区、宿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洋河新区)不再保留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所有规模以上交易项目全部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交易。整合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2016年12月底前完成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并上线运行,逐步推进市县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项目在同一电子交易平台上标准化、电子化、网络化运行,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效率,降低公共资源交易成本。(市政管办牵头,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区政府配合)

  三、试行建立公共采购电商网购平台。在符合政府采购法前提下,充分利用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团体组织小规模物品向电商平台直购。选择成熟的电商平台,合理确定电商供货价格,实现公共采购平台与电商平台对接。面向电商平台制定并公布专用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逐步扩大面向电商网购的规模和范围。目录内产品的采购计划经财政部门批准后,直接在电商平台采购。2016年12月底前确定电商网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明确采购执行程序、验收标准、结算支付方式等,打造“互联网+公共采购”新模式,提高公共采购质量和效率。(市财政局牵头,市政管办、市审计局、有关采购单位配合)

  四、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对权限内的审批事项进行梳理,特别是对国务院、省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动态更新审批事项的权力、流程、责任和收费“四大清单”,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市政管办要进一步深化近两年政务“比较效应”成果,各县区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标杆城市定期开展“比较效应”,倒逼我市行政审批达到依法行政条件下的流程最短、材料最简和收费最合理的目标。(市编办牵头,市法制办、市政管办、各县区政府配合)

  五、探索多证合一和证在照后限时办结审批模式。在实施证照联动监管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主体资格类审批事项,实施“多证合一”登记改革。探索部分非公共安全类简易审批项目主体资格与营业资格“证照合一”办理模式,2016年10月底前将行政许可和工商注册登记在证照凭证形式、提交文书资料和审批登记办理程序上进行合并,整合工作流程、记载信息和证照载体。推进“多证合一”后置事项限时办结,自工商营业执照核发后,各相关营业资格许可单位要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切实加大事中事后监管,让改革红利更大惠及企业群众,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工商局牵头,市编办、市政管办、市各相关部门配合)

  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提升公共资源招标采购大中小项目分类管理质态,小型项目以提高效率为导向,做到精简程序,进一步创新举措、优化流程、提速提质;中型项目以合理低价为导向,节约资金、优化流程;重大项目以打造精品工程为导向,实行综合评标,优选队伍、加强监管、追求精品。深入实施招标投标预公告制度,促进招标过程更加透明、市场竞争更加公平公正。进一步提升“商务+技术+信用”三合一和“商务+信用”二合一评标办法,推动并激励投标企业诚实守信。进一步提升非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服务效能,建设单位选择直接发包的,免收所有交易费用,同时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半个工作日内办结相关手续,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打造更加高效、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2016年8月底前完成。(市政管办牵头,市相关部门配合)

  七、完善“并联+串联”审批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并联+串联”审批模式,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实现一件事一窗口办理。在投资建设、二手房、社会组织年检等领域实行“并联+串联”的基础上,向工业制造业、多评合一等多领域拓展。在审批项目上,对两个(含)以上窗口办理的同一事项实行“并联+串联”机制,按照商事登记类、工程建设类、社会保险类、创业就业服务类、涉房交易类、公积金办理类、税务征收服务类、安全生产类、其他民生服务类等类别进行分类,进一步细化推进方案和流程图,切实推进审批服务提质增效。在市级“并联+串联”审批模式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并联+串联”审批模式向县区、园区拓展,减少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市政管办牵头,市相关部门、各县区政府配合)

  八、完善常态化挂钩服务机制。市、县区政务服务系统对重点基础设施、为民办实事等重点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建立挂钩服务清单和月沟通机制,主动对接证照办理、项目申报、资质审批等工作,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在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快速推进。进一步开展好“政企互动进园区”活动,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及时倾听企业的新要求和新需求,为企业或项目建立秘书型服务档案信息化模块,动态反映其存在问题并寻求解决路径,切实提升企业客商赞誉度和群众满意度。(市政管办牵头,市相关部门、各县区政府配合)

  九、完善公共资源交易联动监管机制。强化交易监管部门“招标中标信息”和行业主管部门“标后履约信息”双向通报机制,切实构建“部门联动”和“两场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平台。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加强公共资源招标投标监管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履约监督,确保质保体系健全。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现场检查,对发现或建设单位报告的违法违规情况及时作出处理,并按规定纳入信用不良记录,努力构建良好的交易市场秩序,推动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市政管办牵头,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市相关部门、各县区政府配合)

  各县区要加强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制定推进计划,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市级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做好政务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工作任务,并强化对县区工作的指导。2016年8月底前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推进方案,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并下发督查通报。

  宿迁市人民政府

  2016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