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政务办,各处室、单位、窗口:
现将《2018年全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扬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2018年2月2日
2018年全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
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政务服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突出“改革攻坚年”、“质量提升年”、“服务创新年”、“团队建设年”四大主题,进一步扩大“不见面”审批、“3550”改革工作成果,坚持问题导向、项目推进,认真抓好“十件大事”,努力实现全市政务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改革攻坚年”主题,全力推进“放管服”落地见效
1.推进“3550”常态化。对现有“3550”事项的办理流程、申办材料、办理环节进行重新梳理,对影响效率提升的“堵点”、“难点”和影响企业群众获得感的“痛点”进行重点突破,对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做到预审代办全覆盖,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继续抓好周例会、月督查工作,做好案例梳理及随机抽查。在“3550”基础上,努力推进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2440”目标。
2.力争 “不见面”审批全覆盖。推进“一张网”向乡(镇)、村(社区)延伸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立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不见面”的要求,梳理材料、再造流程,完善“不见面”审批(服务)指引,真正实现“不见面”审批能办、真办、方便办。继续开展EMS线上线下标准化服务,推进审批结果“快递送”全覆盖,对确实需要申请材料原件的“不见面”事项提供EMS上门取件、邮费到付服务,全面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快递送、不见面”。
3.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动各部门行政许可权集中到行政服务处办理,实现“一个处室管审批”。各部门行政服务处整建制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办理本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建立后台审批事项负面清单,努力杜绝“前台受理、后台审批”,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在此基础上,争取在市县整体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
二、突出“质量提升年”主题,全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步入快车道
1.实体大厅提速增效。开展“三减一满意”活动,推动所有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提高服务群众满意度。巩固扩大并联审批工作成果,抓好联审会办制度的执行落实,扩大联审会办范围,提高办件量;大力推进联合审图、联合踏勘、联合测绘、联合验收、联合评估,进一步健全机制,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
2.虚拟大厅扩容升级。在进一步优化提升“一张网”功能的基础上,拓展提升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功能,集中便民服务事项,优化办理流程,逐步实现掌上全流程办理,推进 “网上办”向“掌上办”升级。加快推进各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一张网”的数据对接与信息共享,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公共支付、统一快递服务。加快基础数据库建设,全面开展电子证照核验入库工作,形成数据实时报送、共享机制,打造信息高速公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3.公共资源交易规范提升。制定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规则、平台服务管理规范及操作流程,加快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按照“八统一”要求,加大县级分中心建设力度,实现市县一体、三级联动。建立全市分类统一的电子交易制度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加强对交易行为的立体监管,建设廉政文化示范基地。
三、突出“服务创新年”主题,全力推进“最美城市客厅”建设
1.打造“店小二”代办服务品牌。建立市、县、乡三级预审代办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县(市、区)代办中心建设,组建覆盖市、县、乡的预审代办队伍,制定具体操作流程和制度规范,建立代办员考核管理办法,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工业类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办理由市、县两级代办中心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努力打响“店小二”代办服务品牌。
2.建设“12345”热线服务平台。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引领,建好服务平台,整合优化小热线,规范在线服务,形成集聚效应。建好分析平台,按照序时进度要求,与省平台进行系统改造对接,实现数据归集,开展大数据分析。建好监督平台,完善服务诉求督办机制,对服务异常或重点、敏感及苗头性诉求加强督办,实现服务工单全流程监管。建好创新平台,完善沟通互动机制,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定期征求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答复,实现政务服务“一号答”。
3.创建“最美城市客厅”。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政务服务的新需求,提升政务中心功能定位,把政务中心不仅建成群众办事的审批大厅,而且建成市民享受优质公共服务的平台,建成扬州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进一步提升政务大厅的办事效率,完善政务大厅软硬件设施,融入儿童友好、母婴服务、无障碍服务等理念,打造友好型、智能型政务服务平台,将市民中心建设成办事最高效、环境最温馨、群众最满意的“城市客厅”。
四、突出“团队建设年”主题,全力打造“最美政务人”品牌
1.开展“学习进行时”行动。围绕政治素质提升,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三亮一比”、“我是党课主讲人”等活动,进一步强化政务服务队伍的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围绕业务素质提升,突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3550”改革等重点任务,举办全市政务服务首席信息主管(CIO)清华大学培训班,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及考察学习,提升工作执行力和创新力,打造一支讲政治、守规矩、懂业务、能战斗的优秀团队。
2.营造“最大同心圆”氛围。强化市县联动,加强对县级政务服务工作的业务指导,进一步提升工作合力。强化部门协同,加强与部门间的沟通联系与协调配合,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合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窗口服务,为窗口服务的正常高效开展提供硬件保障,加强政务服务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各类集体活动,进一步增强政务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政务服务“命运共同体”。
3.打造“最美政务人”品牌。强化政务服务宣传,建立健全宣传工作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力争实现国家级媒体有突破,省级媒体有声音、市县媒体有地位,提升政务服务工作影响力。继续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报业传媒集团和市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开展“最美政务人”的评选宣传活动,持续开展创建“群众满意窗口”和“群众满意个人”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政务服务影响力,打造扬州政务人的团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