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驻庆各单位:
《2017年全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抓好落实。
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27日
2017年全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政务服务工作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省列两个试点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市县乡村一体化网上服务)为重点,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深度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不断巩固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科学规范管理政务服务中心,努力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一)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措施。按照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的方向,加快推进部门内部职能整合归并;按照应进必进原则,积极推进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数据资源集中共享,实现进驻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线上线下”集中受理、办理、管理、运行和服务,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二)切实抓好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以省列我市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按照“串联+并联”和模块化审批的思路进行审批流程优化,建立“以项目为主体”的并联审批模式,推进扁平化审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规范中介服务,清理审批前置条件,消除审批流程中的“堵点”;相关部门及时制定印发并联审批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文件;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加快建设资源整合共享、互联互通的政府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平台,推进与发改系统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融合对接,实行网上提交报件、网上信息共享、网上实施审批,有效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在西峰区、镇原县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改革试点。
(三)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继续加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清理规范,出台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行为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政府部门依法监管、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中介组织依法执业的有效制度。以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力争2017年底实现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涉批中介服务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集中服务。
(四)持续开展审批服务事项流程再造。持续推进“减事项、减环节、减报件、减时间、减收费”“五减少”活动,对驻厅各窗口审批服务事项再梳理、再规范,对保留事项的名称进行规范,2017年底前完成全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第四轮流程优化,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二、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动行政审批规范高效
(一)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落实行政审批事项“接、转、减、放、调”规定,积极承接、无缝对接市级管理事项,该取消的彻底取消、该调整的及时调整、该下放的下放到位、该承接的无缝承接,确保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和清单规范严密、准确无误。
(二)加快制定行政审批实施标准规范。坚持“有标可依、有标必依、违标必究”原则,修订《庆阳市市本级行政审批暨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汇编》;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健全行政审批监督机制,制定并公开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审查工作细则及受理通知单样表等。
(三)加快部门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步伐。以简化群众办事和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为目标,以业务协同为主线,强化部门信息共享,从涉及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的部门入手,进一步加快部门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步伐,推进审批要件标准化、审批流程标准化、收费标准化、规范文本标准化、信息公开标准化等五大环节为重点的标准化建设工作。环县要积极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工作,为全市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三、深度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更好方便群众办事
(一)推进市县乡村一体化网上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全市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以市县数据交换共享系统为支撑,推动市县乡(镇)之间、县级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加快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向基层服务网点的延伸,不断推动与基层群众联系密切的事项在基层服务中心直接办理。合水县,正宁县要积极开展市县乡村一体化网上服务试点工作。
(二)加快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政务服务网深度融合。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将实体政务大厅的服务事项全部迁移进网,对线上线下服务事项办理流程进行动态调整更新,推进“网上行权”, 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的数量和种类,逐步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合一通办。2020年底前,实现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市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市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
(三)提高政务服务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建设整合利用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手机APP客户端、智能查询机等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化设备,开设咨询投诉、示范文本下载、网上调查、意见征集、智能问答等栏目,增强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的在线互动,引导用户关注及使用体验。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快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工商局、市食药监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专网数据与政务服务网数据的对接,通过数据开放和信息共享,实现权力部门业务数据、便民服务数据、网络舆情数据等多类型、多层次、多维度、多关系的数据资源整合汇聚,实现从单一的信息资源到复合信息资源、碎片化服务到集中式服务的转变。
四、不断巩固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体系,奠定政务服务基础
(一)不断巩固提高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围绕国家政务服务《七个标准》及省、市政府关于政务服务大厅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要求,按照“服务发展、方便群众”的要求,把全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成为集“政务资源集聚、政务信息交互、流程柔性再造、民生诉求响应、政务公开展示、行政效能监督”为一体的综合平台。进一步推动市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好经费预算,落实好支持政务服务工作的政策措施,构建完成覆盖全市、管理规范、机制优化、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
(二)推进县级政务大厅升级改造。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需求牵引、便民实用,积极创新、持续完善”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华池县、西峰区力争年底前完成新大厅主体工程,宁县6月底启动运行新大厅;要不断拓展、创新便民服务内容和方式,积极为群众提供水、电、暖等便民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提高政务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推进乡村服务阵地规范提高。提升村级中心网络覆盖率和平台延伸率,建设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村民自治和互助组织为补充,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管理有序的“三位一体”服务型村级工作机制。要按照权力下放、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下放直接面向人民群众、量大面广、由乡镇服务更为方便有效的各类事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五、强化政务大厅科学规范管理,打造一流政务环境
(一)强化政务服务队伍建设。严把人员入口关,积极开展“对标”创建活动,全国找标,对标找差,推广典型,积极传导新能量,进一步规范完善窗口管理,提高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二)健全政务服务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管理措施,严肃政务服务标准,强化窗口人员管理;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政务服务奖惩层次,建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工作评价机制。
(三)开展创先争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服务明星”、“优秀窗口”等争创活动,激发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团结奉献意识;改善窗口工作条件,完善配套设施,营造温暖温馨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