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荆门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政务办)、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中心,市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分中心,机关各科室:
《2018年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要点》已经党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落实。
荆门市行政审批局
2018年1月26日
2018年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要点
2018年,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互联网+放管服”改革总体部署,以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政务服务平台为目标,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实施集成极速审批,打通项目前期“堵点”;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和政府采购全程监管,全力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
1.完善配套。①落实并完善行政审批“4+10“运行机制,梳理与省直厅局、市级监管部门、县级审批监管部门之间衔接存在的问题清单,通过多种方式逐项落实解决措施,实现纵横贯通、上下协同。②加强对县(市、区)行政审批局的运行及业务指导,推动县(市、区)真正实现事项、人员、平台“三集中”。③按照“应放尽放”的要求,深化简政放权。(责任领导:黄勇、万锦富,牵头科室:运行管理科)
2.简化流程。①消除审批服务中的模糊条款,对属于兜底性质的“其他材料”逐一加以明确,不能明确的,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②全面实行申报资料部门内部共享、审批结果部门间共享,避免申请人重复提交资料;对依法依规应由政府提供、可经政务信息系统查询到的信息,一般不得要求另开证明。③对申请人已提交由监管部门或检验检测部门出具的评估、验收等报告的审批事项,原则一律取消现场勘查环节。(责任领导:万锦富,牵头科室:运行管理科、政策法规科)
3.创优服务。①试行告知承诺制,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行政审批事项,由审批部门制作告知承诺书,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即可当场办结行政审批事项。②开展证照延期短信提醒服务,对即将到期需办理延期手续的各类证照持有人发送提醒短信,告知需提交的资料、办理窗口、咨询电话等。③坚持开展预约、延时、超前、事后、上门、现场等个性服务。(责任领导:万锦富,牵头科室:运行管理科)
二、整体推行服务标准化
4.全域实施统一标准。①组织完成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审查细则的编制并录入“全省一网”和“全市一网”系统。②组织修订完善市、县两级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服务指南并在“全省一网”和“全市一网”系统中更新。③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减少申请材料和前置条件、压减办理时限,为“最多跑一次”打好基础。④加强对县(市、区)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的指导。⑤争取纳入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责任领导:万锦富,牵头科室:运行管理科)
5.完善落实“三办”服务。①配合市审办对照市级2017年版行政许可事项颗粒化目录,修订完善市级政务服务事项“三办”清单,结合“全省一网”和“全市一网”运行,大幅提高“马上办”和“网上办”事项比例。②推进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督促各部门的公共服务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设立公共服务科,按照“应进必进”的要求,按时间节点督促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所有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集中办理。③严格执行“三办”清单,配合市审改办对市直各部门“三办”清单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责任领导:万锦富,牵头科室:运行管理科、政策法规科)
6.优化拓展“一窗受理”。①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大厅布局、升级办公设备、强化业务培训、简化办事流程。②扩大“一窗受理“范围,逐步从市行政审批局负责的行政审批事项拓展到入驻窗口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让群众“只跑一个门、只找一个人、一窗全办好”。③指导督促车管、人社等分中心及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一窗受理”服务。(责任领导:万锦富,牵头科室:运行管理科)
7.规范基层便民服务。①制定公布乡镇(街道)、村(社区)统一规范的进驻服务事项和服务标准。②指导、督办、检查各地加强便民服务大厅(室)的软硬件建设,落实乡镇(街办)“一门通办”、村(社区)专(兼)职人员要求,完善基层便民服务。③指导县市区加强对基层便民服务工作分级考评。(责任领导:万锦富,牵头科室:运行管理科)
三、全面运行“全市一网”
8.完善系统运行。①按照“能用、好用”标准,进一步完善“全市一网”系统功能,确保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均能在“全市一网”系统中运行,并与“全省一网”系统互联互通。②落实“网上办是常态、网下办是例外”要求,督促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大限度在“全市一网”系统中办理,公共服务事项最大限度在“全省一网”系统中办理。(责任领导:万锦富,牵头科室:运行管理科)
9.部署拓展乡村。①督促各县(市、区)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将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上部署和延伸。②建成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咨询、申报、受理、审查、决定、反馈和查询告知等全过程全环节“一网通办”。(责任领导:万锦富,牵头科室:运行管理科)
10.线上线下融合。①利用手机APP、微信服务公众号等移动服务终端,扩大在线预约、申报、办结范围。②注重标准统一和功能互补,建立健全实体办事大厅与网上在线办事大厅并轨运行的审批服务流程和制度规定。(责任领导:万锦富,牵头科室:运行管理科)
11.开展电子监察。利用政务服务平台中的电子监察功能模块,对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全程监控和实时预警,实现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一网监管”。(责任领导:万锦富,牵头科室:运行管理科)
四、全力加快项目前期
12.继续实施路线图管理。①认真编制市级重大产业招商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前期推进计划及路线图。②强化调度,落实“日督周报、即时协调”制度,提高按时办结率。(责任领导:黄勇,牵头科室:项目服务科)
13.全面推行集成极速审批。①落实项目审批部门、项目业主、项目责任单位集中办公制度。②继续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多评合一、联审联验。③深入破解审批难点,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完善项目前期资料准备,督办协调项目变更、规划调整、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等相关问题。(责任领导:黄勇,牵头科室:项目服务科、项目审批科)
14.切实打通中介服务“堵点”。①拟定并落实中介服务任务清单,定期召开审批与“中介超市”对接会议,强化节点督办。②优化中介服务政府采购流程,建立并落实政府投资项目中介服务直接从“中介超市”中选择协议服务商的有效办法。③加强入驻中介机构诚信管理。(责任领导:黄勇、万锦富、胡斌,牵头科室:项目服务科、运行管理科、交易管理科)
五、规范集中统一招标采购市场
15.放宽市场准入。①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②大力推行公共资源、政府采购标准示范文本运用。③放开民营投资招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④按照宽进严管的思路,放宽市场准入,拓展交易范围,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新模式。(责任领导:胡斌,牵头科室:交易管理科)
16.强化联合监管。①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强化管委会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压实综合监管、行业监管责任,集中研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②进一步加强与行业管理部门的沟通,压实招标人、招标代理、投标人及评标专家的职责,推动联合监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责任领导:胡斌,牵头科室:交易管理科)
17.强化节点管控。①进一步明确招标采购关键节点,建立监管台账,实行专人监管。②进一步规范市县中心工作流程,实行交易规则、网络对接、管理制度、服务标准、信息发布、考核评价“六统一”。③进一步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告知、重点项目全程服务“四项制度”,提升平台服务水平。(责任领导:胡斌,牵头科室:交易管理科)
18.强化电子监管。①加快电子监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交易平台功能,加大数据推送力度,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促进监管能力现代化。②加快“政采商城”建设,完善“全市一网”功能,降低招标采购成本,提高交易效率。③在“全市一网”的基础上,建立招标采购行政监督平台入口,逐步实现招标采购服务、交易、监督一网办理,在线实现对招标采购的动态跟踪与全程监管。④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产生的政府信息,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内容外,一律依法及时予以公开。(责任领导:胡斌,牵头科室:交易管理科)
19.完善政府采购机制。①落实“应进必进、应采必采”,完善工作规范,优化服务流程。②完善专家库、供应商库建设。③统一政府采购规范文本。(责任领导:胡斌,牵头科室:交易管理科)
20.提升联动办案质效。①联合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实现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②加强诚信建设,强化“黑名单”运用,加强与行业管理部门、司法部门的衔接,完善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落实“一处受罚、处处受制”联合惩戒措施。③探索使用第三方信用评价,强化市场主体信用意识。(责任领导:胡斌,牵头科室:交易管理科、政策法规科)
六、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21.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市委统一部署,配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整顿干部作风、整治发展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责任领导:李晓红,牵头科室:环境投诉科)
22.加强重点督查。①围绕改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金融环境、人文环境等5个方面精准发力,做实督查督办。②抓好联席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督办。(责任领导:李晓红,牵头科室:环境投诉科)
23.强化问题督改。①聚焦问题。每季度确定1-2个重点,会同相关部门聚焦问题督促整改;半年组织成员单位和包联企业部门以及“千名干部进千企”联络员走访企业,建立问题台帐,分解责任,销号督改,对各方面反映的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及时反馈;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好的做法,对破坏发展环境的典型公开曝光。②畅通渠道。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门户网站及新闻媒体设立专栏,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对有影响力的公众论坛、民生网站保持关注、及时回应;完善企业投诉平台值守登记制度,健全投诉受理、调查、处理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件件有结果。③强化问责。对损商、坑商、害商等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查处。(责任领导:李晓红,牵头科室:环境投诉科)
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24.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②按照统一要求,精心谋划、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③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局党组工作安排,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含糊、不打折扣。(责任领导:黄勇、陈鹏,牵头科室:机关党委、人教科)
2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①党组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党组成员“签字背书”,落实“一岗双责”;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层层分解任务、传导压力。②强化纪律、作风、权力运行监督检查,督促责任落实,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重大节日、重要活动事项监督;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民主集中制等制度执行情况监督;严格监控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岗位风险点,抓好对重点岗位、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及人、财、物等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开展岗位纪律规范监督检查。③按要求扎实开展第19个宣教月活动,坚持支部报告落实主体责任情况和定期向市纪委、市纪委派驻纪检组汇报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责任领导:陈鹏,牵头科室:机关党委)
26.严肃党内政治生活。①深入学习新修订《党章》、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②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围绕“支部建在服务链上”,推进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主题活动日”、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不断增强支部组织力。(责任领导:陈鹏,牵头科室:机关党委)
27.持之以恒正风肃纪。①坚持挺纪在前。强化制度执行,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体外循环、围标串标、庸懒散慢等专项整治行动。(责任领导:陈鹏、胡斌、李晓红,牵头科室:机关党委、环投科、交易科)②坚持以上率下。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市委实施办法,坚决防范和查处各种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切实解决执行力差、慢作为等突出问题。③坚持问责追责。严格对照党规党纪配合市纪委派驻市政府办纪检组严肃查处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合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违法违规审批、收费、干预招标采购等行为。(责任领导:陈鹏,牵头科室:机关党委)
28.坚持依法行政。①加强法制宣传,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突出“三法三条例”,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责任领导:胡斌,牵头科室:政策法规科)②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责任领导:陈鹏,牵头科室:办公室)③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坚持依法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程序合法性审查;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和监督管理;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公示、法律顾问等制度;统一行政许可通用性文书文本格式,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责任领导:胡斌,牵头科室:政策法规科)④开展案卷评查。对办结的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处罚案件等行政执法案卷开展评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察整改。(责任领导:胡斌,牵头科室:政策法规科)
29.深入实施“提能工程”。①强化业务培训,做实“我讲我的业务” 每周一讲,创新方式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审批业务、招标采购业务、党建业务和机关“三办”业务等培训,全面提升全体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全面增强服务力和落实力。(责任领导:黄勇,牵头科室:人教科)②勇于担当履职,落实“三个全履盖”,做到有清单、有公示、有台帐、有督查、有问责。(责任领导:黄勇,牵头科室:人教科)③加强机关建设,按照统一要求,狠抓招商引资,聚焦精准扶贫,做好包联企业服务,深化文明创建,高标准做好意识形态、综合治理、党务政务公开、督办检查、信息调研、人事财务等各项工作。(责任领导:黄勇、陈鹏、王仁明、罗泽兰,牵头科室:办公室、人教科、工作队、招商专班)④加强绩效管理,严格落实工作“四法”和积分管理,细化量化年度目标任务,做细各项台帐,强化重点工作督查,加强绩效考核。(责任领导:黄勇、陈鹏,牵头科室:办公室、人教科)
荆门市行政审批局办公室
2018年1月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