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为主线,以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以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服务环境为目标,加强电子监察,深入推进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能,在服务功能、服务标准、管理方式上,再取得突破性进展,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贴心、更便捷、更到位的服务。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探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三同一”工作
1.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全面梳理本系统所有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按照实施清单要素标准,统一事项的目录清单要素和办理流程要素,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
2.按照“三同一”工作标准,对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开发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实施清单事项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实行全市统一协调管理。
二、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大厅运行,全面推行“一窗式”政务服务模式
3.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在完成建设工程项目和市场主体设立两个功能区“一窗式”改革基础上,其他进厅事项设立社会经济事务功能区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窗式”运行。
4.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务模式改革,有条件的要纳入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运行。
三、进一步完善配套机制建设,深化建设工程项目模块化审批和市场主体设立后置许可事项跟踪联办运行
5.探索试行模拟审批,建立完善容缺预审等配套工作机制,将有关工作机制和时限要求纳入模块化审批统一管理,实现项目审批效率新提高。
6.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设立后置许可事项跟踪联办工作机制,推进全市一体化运行。
四、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强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管理,不断提高全程网办“零跑腿”事项比例
7.组织完成科技系统“千帆计划”、“科技发展计划”等事项在政务服务平台的开发部署,完成社保、公积金等网上申报系统、业务办理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和数据交换。
8.强化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运行,实现社保、公积金等使用部门独立业务系统的事项能够在政务服务网“一号申请、一次登录、一键直达、一网通办”。
9.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APP、微信大厅的知晓度,引导更多的申请人使用政务服务网申报,不断提高网上申报率和全程网办“零跑腿”事项比例。
10.建设完成政务服务平台监控运维系统,建立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制,强化日常运维管理和安全维护,保障平台稳定高效运转。
五、进一步完善电子证照库建设,探索推动电子证照的实际应用
11.组织对市域范围内尚未入库的存量证照进行统计分析,分门别类制定采集共享方案,尽快完成存量证照的全面采集入库工作。
12.按照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电子证照库证照管理系统和制证系统建设,全面推行纸质证照和电子证照同步制发,将增量电子证照数据实时入库。
13.建立完善电子证照管理制度、使用权限和工作程序,探索开展电子证照在申请人申报政务服务事项和窗口工作人员办理政务服务业务时的实际应用。
六、进一步完善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系统平台建设和业务标准规范,推动“一门式”服务模式的稳定运行
14.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受理系统、业务对接系统在镇级的部署实施,实现镇级便民服务中心进厅事项的“一窗受理”和“一网通办”。
15.结合镇级机构改革工作的推动,组织建立全市统一的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工作标准,全面推行柜员化服务。
七、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提升政务服务平台应用水平。
16.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平台,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在政务服务平台办理。
17.组织对市县两级部门开发建设的政务服务事项业务系统进行全面清理审核,对明确保留的部门自建业务系统进行整合。
八、创新监督管理考核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对窗口服务的满意度。
18.创新大厅管理机制,修改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强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监督检查,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
19.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对全市各级政务服务窗口统一推行服务质量、服务效能第三方评估,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
20.全面升级电子监察系统,扩展电子监察范围,实现全市政务服务数据监察、视频监督全覆盖。
九、推进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
21.完善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电子交易系统,改造升级土地矿产、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系统,在省内率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
22.积极配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快梳理完善交易规则、全面规范交易流程,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拓展产权交易业务领域,依法全面履行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职责,探索建立公共资源项目远程开评标联动机制。
十、聚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努力创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
23.围绕企业群众所需,创新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和代办服务机制,为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便利化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快办事。
24.加大政务服务相关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群众的知晓度,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服务效应,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