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海东地区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将网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听取群众呼声,解答社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网络问政”拉近了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使老百姓可以直接向领导干部建言献策,表达诉求。
各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特别是地委、行署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按照省委强卫书记将上网养成“第五习惯”的要求,积极关注网络舆情,每天挤时间上网看帖,了解民意,并对重要帖子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做好跟踪问效,经常性督促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干部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现实问题,并在网上对网民有效留言和处理落实情况及时作出回复和解释,真正做到网上听声音、网下办实事。2009年地委王小青书记共批示《海东网情动态》14件,办结14件,省委办公厅转办省委领导在《网情专报》上的批示件4件,现已全部办结。
海东地区将网络舆情搜集、处置工作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大接访工作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的拓展与延伸,对青海新闻网等网上关于海东地区劳务培训、创业扶持、学校乱收费、特岗教师待遇、低保、干部作风等200多条网民留言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其中办理有效留言30多条。
为增强政策决策公开性、透明性,进一步拓展与广大群众包括大多数网民的沟通渠道,海东地区于2006年开通海东行政公署网站,并于2008年完成六个县及地直各单位信息网络建设,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等信息及时在政府网站发布,丰富领导公示、信息公开等栏目内容,部分县还开通了书记信箱、县长信箱,并要求就业、农业、民政、卫生、城建等涉及民生的关键部门创建门户网站,探索部门网上受理信访工作机制,为群众搭建方便快捷的网上信访平台。同时,在行署网站和各县政府网站开设互动交流栏目,下设在线咨询、在线访谈、参政议政、在线留言等四个子栏目,为广大群众咨询办事、表达诉求提供了网络平台,特别是将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和青海新闻网青新论坛上的网民留言作为倾听民意民声、捕捉民众智慧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开展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确保网民反映的有效留言或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实现了网络问政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