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月19日,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谢新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电子政务实验室主任孟庆国做客强国论坛,以“加强对话,共创未来——纪念胡总书记与网友交流一周年”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摘要:
●谢新洲: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的互动交流传达了三种信息,第一,上至党中央,下至基层官员,越来越重视通过网络等媒介技术平台与社会基层进行沟通;第二,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迅速成为主流的媒体和舆论场所;第三,开创了普通公民(网络)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途径,网民和官员的交流日益成为一种"常态"。
●谢新洲:网络又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信息环境,各种利益集团、各种诉求都会在这里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排除一些人为制造的杂音、噪音,这需要政府部门去鉴别和应对,但绝不能因此而抹杀网民声音的普遍代表性。对待网络舆论应该以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真正把网络媒体作为汇集民意,倾听民声的平台,对一些"杂音"能够有接纳、分析、疏导的能力。
●孟庆国:去年胡锦涛总书记6月20日在人民网和网友进行交流,这本身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不仅说明了中国领导人对网络的认可,对网络重要性的洞察,也预示了网络在中国公共事务管理上的未来前景。
●孟庆国:互联网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在这个形态下,互联网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促进了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的诞生,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也改变着每一个组织运作的模式,甚至改变了一个国家发展的途径,乃至改变了世界,互联网带来了信息交流和共享的便捷性,带来了生活生产模式的变化,也带来了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使我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新的全面转型。
访谈全文 孟庆国:各位网友下午好,非常高兴来到强国论坛和大家交流问题。
【谢新洲】: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强国论坛跟大家谈谈“加强对话,共创未来——纪念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交流一周年”。
“网络问政”成为民意传达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孙亚非]:嘉宾好!请问,网络民主,电子政务是新事物吗,利大于弊吗?
【孟庆国】:刚才网友提到网络民主和电子政务是不是新事物,网络民主和电子政务是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新产生的一些应用的模式。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实现政治参与、政府治理的一种虚拟模式。网络民主它通过互联网强调公民更好的参与到政治活动中,给公民提供了一个便捷、迅速的的政治参与方式。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交流互动和网上办事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平台。
信息技术在政治参与和政府治理中的广泛使用,带来了效率地提高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当然,也存在着优势和不足。信息技术在政治参与和政府治理中作用发挥取决于技术上的进步,也取决于制度上的创新,需要二者的共同推进,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如果二者发展不匹配,尤其制度上,不能很好的顺应信息技术的特征进行积极的应对和创新,网络民主和电子政务将不能实质性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jycrystal]:总书记上网后,“网络问政”成了民众表达意见、官员听取民意的最有效的方式,您对此有何看法?
【谢新洲】: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的互动交流传达了三种信息,第一,上至党中央,下至基层官员,越来越重视通过网络等媒介技术平台与社会基层进行沟通;第二,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迅速成为主流的媒体和舆论场所;第三,开创了普通公民(网络)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途径,网民和官员的交流日益成为一种"常态"。网民和官员之间的网上互动,从形式到内容都区别于传统的听取意见、走访调研、座谈会、对话会。“网络问政”确实成为了我们国家民众表达意见、官员听取民意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网络只是一种技术平台,在高度重视其作用的同时,不应赋予过多的政治内涵。如果说网络起到了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那还要归功于整体社会环境的改观。网络是一种新的传播技术,互动性和即时性是其最大的特点,完全具备了成为媒体的条件,当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必然会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在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状下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方式。"井喷"就是一种基层参与社会政治强烈需求的反映,既然普通公民有这种追求和需要,我们就要通过改进工作方式和技术手段的途径加以实现,保证他们的权利和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