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网民热烈关注的灵宝帖案,在警方将王帅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之后,4月28日,因帖案而揭开的当地政府违规占地一事也有了说法。调查发现,有关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未批先占土地、补偿不到位的问题,河南省三门峡市严肃处理了违规占地的相关责任人。

  近年来这样因言获罪的案件屡有发生,“彭水诗案”、“稷山文案”、“高唐网案”等等,出现这样性质恶劣的案件我们当然要口诛笔伐,但在每一次正义得到伸张之后,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案件能够曝光于国人面前,就是一个明显的进步,而且,这每一个案件的公正处理都推动着我国的言论自由甚至社会进步。

  在这些案件的处理过程中,人们会对这些钳制言论的社会不公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会逐步提到提高,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的主动性也会慢慢增强。点滴进步的积累,将凝聚成提高我国民众合法表达诉求能力和水平,提升我国言论自由程度,进而助推我国各级政府执政能力、服务水平进步的强大动力。

  无论从国外经验还是从国内实践来看,个案都是推动言论自由、法制进步甚至历史前进的力量。在英美法系这些判例法国家,个案直接可以作为判案的依据,许多著名判例如美国的马布里诉麦迪逊案、水门事件的判决等,直接影响着美国的政治发展和司法进步。就我国而言,虽然判例不能直接作为断案依据,但立法进步正是对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的反映,立法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案件之中,个案正是推动法我国法律完善、法制进步不可替代的重要动力。

  颠倒黑白的案件,激起公众激愤的质问;姗姗来迟的正义,也会滋长悲观失望的情绪。问题的暴露,说明民主权利的落实、制度政策的执行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完善理想境界不经过现实努力的推动,不会因“一纸规定”而自动实现。颠倒的黑白被反正,迟到的正义也终于来到。对司法公正的信心推动着公民权利、民主制度在艰难中前行,在跋涉中推进。个案的一次次演进,何尝不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脚印。反思帖案,我们对未来的信心就会更加坚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