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河北发布”正式上线,随后落户燕赵都市网等网站,相关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我省政务微博正加速整合并正在打通信息的内部通道。

  在过去的一年中,全国政务微博在数量上有了7倍增长。快速增长的政务微博如何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又给信息传播的生态带来哪些变化。

  上班第一件事,从上网到更新微博

  清晨,人们正在赶往上班的路上。在河北省公安厅一台非涉密电脑前,政治部副主任贾永华正在查看自己的微博。“以前上班的第一件事,是上新华网、人民网,先看看新闻,现在得更新微博,回应网友的一些@。”她笑着说。

  3月14日这一天,河北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公安网络发言人”腾讯微博的粉丝是386万余人,新浪微博的粉丝是258万余人。

  2010年9月1日上线,“刚开始,每天刷新页面,看到增加三五个粉丝,心里还美滋滋的,后来,看到粉丝爆炸性地增长,压力就多于欣喜了。”

  年轻的专职管理员郝超也紧盯着电脑,不断刷新着页面,观察着有何警情提示,回复着网友提出的一些问题。“3月14日是否是警察日?”郝超发布了一条微博,引发了大量回复,他最后核实的结果是,这只是一个传说。不过,绝大多数网友只是围观,并不发表意见。

  这个微博的定位是“发布警务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宣传公安工作、加强警民沟通、收集社情民意、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我们主要还是给群众提供一些实用的警务信息,普及一些安全防范的知识,也就是公开为先,有用为本。”贾永华坦言。

  不是明星,没有明星助阵,“公安网络发言人”在短期内聚集了大量粉丝。“要做好官方微博,必须懂得媒体传播规律和大众心理。”贾永华说,“公安网络发言人”一直以“警察的身份、草根的心态”与博友们进行互动,所发每篇博文都精挑细选,力求实现既可读———有吸引力,又可用———有实用性。

  2010年11月22日,柬埔寨发生了举世震惊的踩踏事件,造成300多人身亡。“如果发生了踩踏怎么办?”“公安网络发言人”微博工作人员立刻与几十名网友开始互动交谈,网友的答案都如出一辙:“不知道。”于是,民警们就开始翻阅资料,查阅公安部门的安全提示信息,第一时间发布了标题为“已发生踩踏怎么办?”的微博,图文并茂地向网民传授防踩踏技巧。短短三四个小时,该微博就被转发5000多次。

  “公安网络发言人”还在第一时间发布微博,呼吁网友为勇救复旦大学18名学生不幸坠崖身亡的民警张宁海点燃爱心蜡烛,仅一天的时间,这条微博已被150000多人转发,6000人进行评论。

  诸如此类的微博拉进了警民关系,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基层民警的酸甜苦辣。

  不定期举行微访谈,也是“公安网络发言人”积聚人气的法宝之一。“警车乱鸣笛你们管不管?”“我看到街上有儿童乞讨,该不该报警?”“招录警查有什么政策?”……这是前不久“公安网络发言人”一次微访谈上的记录,公安厅领导、各警种、各市局对粉丝们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这种网络交心让一些粉丝很受用。于是,多次这样的交流后,跟帖上出现了来自草根的柔性关怀:“现在是大雾天,你们应该关心交警,给他们戴上口罩。”

  现在“公安网络发言人”已成为警民联络的一个重要通道。除了大量的警情发布,群众也通过微博举报一些违法犯罪信息。今年除夕,秦皇岛警方即通过群众从微博里举报的线索,破获了一起命案。

  平等交流,不把网民当暴民

  而要真正培养出自己的“铁杆”粉丝,实现良性互动,还需要管理者拿出诚意,第一时间发布消息。

  从一开始,“公安网络发言人”就确立了一条底线———除内容反动、有害或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外,微博管理员对网友的批评类评论跟帖概不删除,并尽量对网友留言做到每条必复。

  遇到热点问题“休克、假死”,是政务微博为网民所诟病的最大毛病。“公安网络发言人”始终秉承开放的心态和博友互动交流。

  2010年岁末,邯郸宾馆前发生了宝马车和电动自行车剐蹭事件,接到司机电话赶来的宝马车主不仅对电动车主大打出手,还推搡前去制止的民警,称“我是纳税人,你们都是我养的,你们得为我服务”、“公安局长是我叔,这事你们别管”。

  有网友将听到的消息贴到网上,引发网民关注。“公安网络发言人”第一时间将当地公安局长和宝马车主的信息对外公布,说明二人并无关系,并通过“中国公安第一博客”公布了事件的处理结果。

  去年9月,深州越狱案越狱犯王振轻的图片真假也成为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王振轻被我省警方抓获后,“公安网络发言人”立即发布了消息。而此消息经过网民多次转播,有人将某歌星被抓当做王振轻图片贴至网上,引来对警方是否抓获王振轻的漫天质疑。“公安网络发言人”随后发布了一组现场抓捕图辟谣。

  在人人都是话筒的网络时代,正值社会矛盾多发期,新闻发言人是一个“高危”职业,言语不慎或信息在传播中失真,发言人可能会成为标靶,遭受万剑穿心之痛。充当强力机关代言者的“公安网络发言人”面临类似情况的风险系数更高,管理者是否害怕出现欲辩无力、越描越黑的困境呢?

  贾永华对此并不担心,“只要你大胆地走到网民中去,不回避,相信大多数人是善意的。”

  目前,河北省、市两级公安系统和一半以上的县级公安机关已经开通了微博。石家庄市街头110座警务站亦开通了微博,微博拉近了时空交错的警民距离,办理户口、扶助老幼……每天这样的事都在一个个@中悄然进行。“公安发言人”形成的微博矩阵群聚集的粉丝量超过千万。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发布了国内第一份《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对全国1708个通过实名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按照信息发布数、关注数、粉丝数等三项指标统计后进行排行,“公安网络发言人”名列全国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第二。[page]  虽然发挥了不俗的影响力,专职微博管理员郝超也吐露了自己的“困境”:“公安网络发言人”有数百万粉丝,白天这些粉丝可能是静悄悄的,一到晚上就活跃起来。他下班回到家里后,不得不一遍遍回复一些紧要的问题。

  “什么时候能有更多的时间属于家人?”这是郝超的上级贾永华在自己微博上发出的感慨,自从官方微博上线后,她就觉得自己的手机电池总是不给力,每天晚24点之前她都要上几次微博,关注一下各地警务信息,回复一些博友。

  信息资源整合,个性官员助阵

  忽如一夜春风来,越来越多的政务微博出现在我们电脑屏幕前,气象、公安、旅游,这些怯生生的面孔正在被网友悄悄围观,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腾讯公司石家庄办事处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政务微博有了长足的进展,从省委省政府,到各厅局和各县,各种政务微博正在加速上线。

  相关统计信息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全国政务微博数量增长了7倍。

  今年2月22日,政务微博的航母“河北发布”盛装上线,并已落户燕赵都市网等几家省内最具影响力的网站。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河北发布”整合了“微博河北”、“外宣河北”等几家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的官方微博,还将集纳省直各厅局的一些官方信息,对外权威发布,这样有利于克服政府网站互不往来的弊端。

  一些官方微博一开始便定位于服务大众,亦得到了公众积极响应。由河北省农业厅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共同推出的“科技兴农在线”定位为服务三农,为他们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权威解答农业全程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我们这个微博汇集了省农林科学院150多名专家和农业厅近百名专家,农民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发布在我们的微博上,相关领域的专家看到图片和说明就会作出相关解答,能快速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该微博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一些个性化官员也加入到博主行列。

  全国政协委员、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的新浪微博名是“农业学人王海波”。今年两会之前,王海波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了“英雄帖”,请网友建言———“随着两会召开日期的临近,身兼“管理、社会活动、科研”三种使命的我深感时间不够用。目前,准备提案是我最紧迫的任务。我比较关注重要而深刻的问题。今年我参政议政的重点将是:“三农”问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科技创新管理机制问题,以及我能准确判断并能发挥作用的百姓关心的其他问题。”

  这条微博发出后,得到了网友热烈回应。本次两会上,他的许多发言和提案素材都来自于网民。一些女性科研人员对退休年龄提出了异议,“55岁,正是化验师、营养师的黄金年龄,为什么要一刀切地让她们退休呢,可根据自愿适当延长。”王海波将此建议提交到两会,引起了较大反响。

  这位博主一般在夜间活动。“微博是我收集社情民意的一个工具。”王海波说,他渐渐发现这是一个获取信息的好渠道,“处理完工作后,我会在微博上花大量时间。”他强调,那只是他的个人微博,不代表官方意见,他喜欢在微博上谈一些哲理。

  一家门户网站政务微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河北省的政务微博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一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如工商、质检、水利、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政务微博进行应急发布。

  改革信息发布机制,到网民中去

  在对待政务微博的态度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些机关害怕挨骂不敢主动地去面对微博;另外一些机关在与网民的互动中收获了公信力。“党政部门应该多一点自信,主动走到网民中去。根据我们近两年的实践看,只要利用好这种新媒体,骂声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警民关系变得更和谐,我们还经常收到网民寄来的小礼物。”贾永华说。

  政务微博向前飞奔时,部分微博正面临着瓶颈:部分政务微博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在信息资源和人力保障上有所缺失,微博更新速度慢,内容单一也让网民失去了围观的兴趣。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越来越多的政务微博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政府主动发布信息、了解民意,表明政府职能正由管理型向服务型发生转变。

  杨伟东同时注意到,目前很多的政务微博尚未完全发挥与民交流的平台作用。许多政务微博只有信息没有交流,这样的政务微博便会走向形式化。“过去,政府部门在信息发布上时常被动,往往是因为没有完善的信息供应链,政府内部缺乏信息交流的平台,往往造成信息发布失真或各说各话。另外,过去我们政府信息的发布一直是审批制,效率低下应对缓慢,如果不改革这种机制,开诚布公依据事实及时发布,反应迟钝的政务微博便有空壳化的可能。”杨伟东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