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 “你好县长,最近工作忙吗?有空过来玩吧,我在井冈山安家了,这里和家乡遵义一样都是名城,很不错的。”这是11月16日18时53分网友“游龙惊凤”在余庆县县长宋晓路博客里的一段留言。

  记者电话采访“游龙惊凤”时,他一个劲感叹道:“真是没有想到,仅10多天时间,宋县长就解决了我父亲的诉求。”

  “游龙惊凤”是遵义县团溪镇人,其父谢伯平在余庆打工被老板拖欠工资达11个月之久。远在江西吉安工作的他上网本想查找当地劳动部门的电话帮父亲追讨工资,无意中搜索到了宋晓路的博客。

  他忍不住地给宋晓路留了这样一段话:“你好县长,我在你的博客里呆了好久,从不信到相信,从不跟帖到主动发帖,这些转变,都是因为看到了,你总能在第一时间急民之急,解民之忧。”“游龙惊凤”发现,网友的每一条留言或者跟帖,博主基本能做到逐条回复,有问必复,网民提出的好多建议和意见,博文中还有专门的篇幅进行归纳整理。

  将信将疑,他对博主讲明了自己正面临的困难,没想到第二天就有相关部门的人主动打来了电话,其父谢伯平很快领到了该得的工资。11月11日16时37分,“游龙惊凤”再次留言:“谢谢县长,你的办事效率让我和家人都伸大拇指!”

  类似的留言,宋晓路博客里几乎每天都会收到。

  “有事上县长的博客反映去”正成为余庆网民的一句流行语。

  “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试试看的心态上网给县长的留言,政府就主动给提供了12万元贴息贷款,前些天,他们又送来4000元资金帮助我修建蓄水池。”网友“雪椰”是从湖北嫁到余庆来的一名外地媳妇,跟记者聊起县长博客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真的没有想到余庆的领导干部对回乡创业的我们会这么热情。”

  一位署名为“退休干部”的网友说:“以前见县长一面真难,现在有博客这个平台,随时随地,只要能上网就能跟县长说上话。”

  博主宋晓路说:“其实,很久以前我就萌生了要在网上开博与群众交流的想法。”尤其今年7月,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宋晓路发现,每逢接访日,因人多他能面对面接待的信访群众人数总是很有局限。“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意并迅速化解社会矛盾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保证信访渠道的畅通。”8月1日,宋晓路选择了最方便群众留言和发表评论的新浪网以实名注册开通了自己的博客。

  每天忙完工作都是很晚,夜深人静时,宋晓路总要上网来看看网友的留言和评论。“办酒风盛行”、“移民搬迁”、“毕业生分配”……内容五花八门,只要是合理诉求,他都是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去协调解决。

  上博客来找县长“说话”的网民越来越多,遇上宋晓路每月一次的在线交流时间,参与的网民就更多。据统计,博客开通至今,点击量已达15000多人次,网友留言评论600余条。

  宋晓路看来,博客仅仅是他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窗口之一,绝替代不了自己正常的深入基层工作。

  在博客开通一个月之际,宋晓路曾以单篇日志的形式再次阐述了自己的开博观:“开博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意;开博是为了更好地推荐余庆;开博是为更好地引导创新。”博客的开通,切实解决网民实际难题的同时,也集纳到不少有利于余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在县长宋晓路的引导下,余庆县各乡镇和主要科局负责人也纷纷开通了自己的博客,有些网友通过与县长网上交流后,自觉地在博客中发表了大量推介余庆旅游、宣传余庆文化的图片与文字。

  编后 据调查,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达2.53亿,跃居世界第一位。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近期的一次调查问卷显示,在629名县处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中,25.28%的干部经常上网,41.67%的干部偶尔上网,近70%的干部有“触网”经历。有媒体认为,信息时代,“网力”是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

  网络交流是公开的、平等的,只要不违反国家大政方针,没有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网友任何想法和意见都可以在任意网站的论坛、留言、博客上发表,这使得网络逐渐成为社会舆论场和民意集散点。

  领导干部用实名上网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实名上网,与网民直面相对,直接接受网上监督,不仅需要有相当的胆量和气魄,更要有足够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自身的廉洁自律与为民办实事的胸怀和能力。

  为那些敢于实名上网的领导干部喝彩!期盼更多的干部能经常上网看看,以更加开放的网络方式为民执政办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众知心人、贴心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