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台电脑,接根网线,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对各地农产品生产量、分布状况、未来价格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对生产风险进行预警。上网了解农牧渔业市场行情,已成为扬州农村村民的日常生活了。 

  首届中国数字城乡论坛暨技术产品展示交易会近日在扬州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期间,在举办中国数字化创新论坛、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论坛、中国数字技术产品展示交易会的同时,与会嘉宾还参观考察了江苏省熝镏荩犘畔⒉业基地。

  改善民生,信息化需先行。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中国电信扬州分公司充分挖掘农村市场潜力,切实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公司员工踊跃投身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村通工程:充分挖掘农村市场潜力

  从电话村村通到宽带村村通,为农村铺上信息高速路,这是中国电信扬州分公司迈出的第一步。2003年扬州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村村通电话”;在此基础上,2007年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农村通信发展水平整体迈上新台阶。2008年“村村通宽带”工程进一步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推进,全面构建扬州市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平台和主要渠道。

  正是意识到信息鸿沟对城乡网络应用带来的差距,一个由政府主导,多方推动,对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实施的重点扶持项目正在展开。依托扬州电信现有的覆盖各县(市)乡镇的宽带互联网,根据农村信息化的潜在需求,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未来几年将投资5到6亿元,用于扬州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着重提升宽带互联网网络能力,彻底解决农村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中国电信扬州分公司农村信息化建设不仅改变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村网民通过互联网,不仅能快速获取信息,也能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主动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电子政务平台:16%宽带普及率改善基层管理能力

  实际上,我国宽带普及率与信息化程度高的国家差距甚大。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8月份,我国宽带普及率仅为6%,按家庭普及率来算,宽带家庭普及率也尚不足20%。在农村,截至2007年底,宽带家庭普及率仅为1.7%。

  提高农村宽带互联网的普及率,推动电子政务、平安乡镇建设向各乡镇及行政村延伸,提升农村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这是中国电信扬州分公司及时迈出第二步。

  随着农村基础通信网的技术水平和覆盖能力的大大提高,农村地区通信业务发展迅速,农村通信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至2008年10月,扬州市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0万,全市农村电话普及率每百户78户,农村宽带普及率超过16%。

  在此背景下,扬州市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农村信息化网络,实现对乡镇和行政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在有条件的乡村推进全球眼的应用,建设网络视讯等先进设施,方便基层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农技骨干的现代化远程教育和培训,提高基层政府的管理能力。

  目标:“电信网+互联网”延伸到农村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村互联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城镇,是促进我国互联网持续增长的新生力量。调查表明,2007年7300万新增网民中的4成,即有2917万都来自农村。

  所以,网络是启动乡镇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应用的平台。农村使用互联网之后,将会增加村民与乡镇政府的沟通渠道。而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反映民情民意的成本也要低很多。由于电子政务的迅速推广和应用,目前扬州很多乡镇政府、村委会已经开始尝试“在线办公”。

  因此,有理由相信,扬州市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将会带动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

  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信息化水平,中国电信扬州分公司已经做好了规划:以行政村、乡镇为基本建设单位,以创建信息化示范村、信息化示范镇为抓手,全面提高扬州农村信息化水平。2008年,全市信息化示范村要达到300个,信息化镇达到40个,2010年,全市信息化示范村要占行政村总数的60%以上,信息化示范镇要占乡镇总数的80%以上,2015年,全市信息化示范村、镇均达100%。

  尽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条件日臻成熟,但农村地区发展条件千差万别,农村网络建设工作本身就很艰巨,建立和完善农村电子政务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程。因此,农村电子政务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还需要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