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强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地,浙江省、宁波市对外开放最为集中的区域,近年来北仑区接纳了大量流动人口,2012年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达到最高峰值64万,目前基本稳定在55万左右,但相比一直平稳的38万户籍人口,人口比例"倒挂"形式严峻。大量流动人口,给北仑发展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政府公共资源供给带来新挑战,特别是教育资源不堪重负。北仑区于2013年10月率先在全省开展流动人口积分制的试点,并于2014年5月首次启用于全区流动人口子女入读义务段起始年级招生环节(下简称积分入学),积分入学实施3年来,解决了近9000名适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社会反响良好,效果显著。
2017年,北仑区又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政策细节,探索完善积分制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积分制公共服务政策导向作用,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多元和谐、有效服务,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流动人口发展格局。同时根据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e乡北仑智能服务平台,为北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插上互联网翅膀。
一、"一网一微一端",努力构建"最多跑一次"网上新格局。
"e乡北仑"智能服务平台是区流管办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及"最多跑一次"政府改革的背景和新常态下,结合北仑实际,于2017年初新推出的一项"互联网+流动人口"的创新举措。旨在量身打造55万新北仑人精准服务与规范管理的第一平台,努力实践和探索让55万新北仑人"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同时积极倡导传播流动人口正能量,传递好声音,变"洪水猛兽"的观念为"洪荒之力"。
"e乡北仑"蕴含外来务工人员从五湖四海来到异乡北仑,通过互联网连接北仑,共同建设"第二故乡"之意。平台由"一网一微一端" 构成,以"一网"为一体,"一微一端"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互联网+流动人口"工作新格局。
"一网"即北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网,已于2017年2月3日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也是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返程之际正式上线,"一网"分资讯中心、服务中心、查询中心、咨询中心四大板块,着力打造适合电脑端浏览的北仑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网上展示主平台,是"一微一端"的基础平台。
"一微"即"e乡北仑"微信公众号,4月1 日正式上线,分资讯服务、查询服务、流口服务三大栏目,着力打造适合手机端快速浏览,资讯推送,查询个人积分,传播分享便捷的微信公众平台,短短3个月时间已经吸引粉丝近1万名,互动3000多条。
"一端"即"e乡北仑"APP客户端,7月1日正式开通,分资讯、服务、积分、公益四大版块,主要功能在于方便手机用户深入应用,通过应用APP进行学习、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获取相应积分奖励,为外来务工人员更好融入北仑带来帮助。目前已开设"群居群租""浙江省居住证""新北仑人行为规范"三个积分学习板块。
二、"一窗受理,网上流转",努力探索"最多跑一次"实现路径。
一是顶层设计,确立互联网思维。根据《北仑区流动人口积分制入学管理计分标准》,涉及积分体系评分的有公安、人社、住建、卫计、住房资金管理等27个职能部门,其中只有一半单位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按照传统的工作流程和模式,外来务工人员必须27个单位跑个遍,而且必须提供一大堆的个人资料,而且每个单位又要审核评分,又要跑一回,这样下来没一个月估计跑不下来。针对此劳民伤财的弊端,区流管办从一开始就考虑必须从全区层面来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确立互联网思维,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经过反复沟通和专家论证,最后在市、区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确定基于公安流动人口数据库为基础来建设北仑流动人口积分管理系统的思路,这一思路的确定,切实体现了大数据共享的理念,过去总被诟病的公安人口数据不让共享,在北仑得以破冰。
二是一窗受理,实现全程网上流转。全区在10个街道专门设立了流动人口积分申请专窗,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培训,积分申请人只需前往街道社会服务中心积分专窗提交所需资料即可完成申请,由积分专窗将所有申请资料录入北仑区积分制管理系统,全区27个职能部门通过数据库对接或人工审核等方式进行查验,真正实现了部门联动,一窗受理,全程网上流转,不仅加快了工作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真正体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要求。
三是打通壁垒,探索数据无缝对接。各单位信息孤岛,部门数据不能共享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最大壁垒,面对这个顽疾,虽然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了一窗受理,全程网上流转的关键一步,但各单位内部流转、人工审核、比对也是费时耗力,想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缩短时间,就需要从理念和技术上更进一步突破,那就是打通壁垒,改变各自为战的系统建设模式,真正实现信息数据的无缝对接,让数据流动实现自动比对、自动评分,不仅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也更显公平公正。目前,北仑区积分制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与宁波市流动人口数据库、宁波市社保数据库、浙江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数据库及北仑区商品房屋租赁备案数据库的对接,申请人只要提出申请,即可实时查看其身份家庭信息、累计居住年限、累计社保年限及租住房屋是否办理登记备案等信息,达到数据的互联互通。其他一些系统也在逐步推进中,待条件成熟,也将探索无缝对接。
三、持续改进,优化流程,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掷地有声。
去年7月1日开始,全省推行流动人口新型居住证制度,北仑作为浙江省试点单位,先行先试,探索了新形势下流动人口"一证一分"新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凭浙江省居住证和积分梯度享受当地的公共服务。"一证一分"的实施将极大的鼓励和调动广大流动人口办证和积分的积极性,如何让55万流动人口在原来基础上更便捷办理和申请,就摆在了区流管办的面前,探索"最多跑一次"就是我们最好的实现路径。
互联网不受时空的限制,对流动人口是最好的福利,如何精准为55多万流动人口提供更好服务,无疑互联网是最好的载体。"e乡北仑"智能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全大市范围内第一个实现了流动人口积分申请的网上(网站、微信)自评、在线预约、进度(积分)查询等多元化网上服务,特别是申请积分后,过去需要再次或者多次跑窗口,获取最后积分结果信息,现在网站、微信、APP均开通了实时查询功能,精准实现让流动人口"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同样,针对大量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的需求,区流管办协同公安分局,推出居住证申领网上自评,积极探索网上直接申领,切实减少或避免流动人口"排队等"、"反复跑"等现象,实实在在感受"最多跑一次"的落地,让55万流动人口也切切实实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到目前为止,已办理居住证11万多人,办证人数居全省首位。
在"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理应顺应时代潮流,站在新的方位,切实转变传统观念,适应新常态,打造新载体,汇聚大数据,积极探索推进流动人口"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为切实提升流动人口整体素质,融入北仑第二故乡提供便利,为北仑"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跻身全国一流强区最前列和国家级新区行列"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和强大的道德支撑!
北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
2017年3月26日
(作者:宁波市北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