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2.0版正式上线,再添48项功能。
 
  自2015年11月1日诞生至今,这个平台实名注册用户已达1100多万人,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公安“互联网+政务”综合服务平台。
 
  【成绩】
 
  实打实便民 吸引千万用户
 
  10月27日上午,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2.0版正式上线。
 
  2015年11月,这个平台诞生,时隔一年,就“已融入河南人的生活”。河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黎萍说,目前,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实名注册用户有1100多万人,接受预约类事项1141.2万件,办理各类事项449.8万件。
 
  如果按照网上办理每项业务比跑到窗口办业务节约2个小时测算,这个平台可为群众累计节省3182万小时。若以每次节省交通、误工等杂费20元计算,平台直接为群众节约成本约3.2亿元。
 
  这个平台已成全国最大的省级公安“互联网+政务”综合服务平台,有289项业务进入平台,涵盖公安机关对外服务大部分业务。
 
  而在省内的“互联网+政务”中,这个平台已被打造为建设规模最大、推出便民服务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平台。
 
  在全国“互联网+警务”中,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是第一个省级“互联网+警务”综合服务平台。
 
  【背后】
 
  打心底为用户着想
 
  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怎样保证多数人第一次使用,就能流畅地“把事儿办成”?
 
  省公安厅科信处处长王继勇说,首先要保证老百姓随时随地申办业务。其次,要将原来那种要到派出所多次才能办成的事,缩减至一次。再次,审批要实现在网上进行以提高效率。最后,办理过程要公开透明,能让办事的老百姓随时补充材料、手续。
 
  “为确保第一次使用即可办理成功,平台采用了扁平化和人性化设计风格,并在每项业务办理中提供操作指南,按提示即可顺利完成办理。”王继勇说。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河南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的这次升级,突破了三大瓶颈以实现真正的“足不出户”。
 
  黎萍介绍,打通了网上实名认证、网上支付、网上邮寄等网上办理业务各个环节。这意味着,很多业务群众不需要再到窗口面签就可通过身份认证,在网上办理,初步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升级新增的功能也是根据大家需要设置的,如购房入户、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等,都是大家最关心的业务。
 
  据了解,下一步省公安厅还将深入挖掘公安工作与便民服务的结合点,推动平台向更加智慧化、数据化、生态化和专业化方向持续发展。
 
  原标题:“互联网+政务”要叫好又叫座 靠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