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建设“两区”、“一带一路”、“沿黄城市群”等重大战略的推出,银川捕捉机遇、集聚高端要素、助推开放内涵式发展,在持续抓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提升政务服务等软环境建设,努力打造着“在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的发展环境高地。

 
  政务服务软环境背后,是银川行政审批改革、优化服务水平迈出的探索。政通人和方能创新兴业,政务服务推进对外开放,银川将继续先行先试,引领全区,示范全国。
 
  政通:破除投资置业瓶颈
 
  “把他浪费在收集材料上的时间,尽我们最大能力帮他争取回来。”原本需要3个工作日办结的审批事项,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勘验商服处这里,也只用了2个工作日。
 
  这对于宁夏鹏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而言,已是最轻快的审批。宁夏鹏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宁夏神马通用航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同美籍华人在银川综保区设立的中外合资公司。未来,宁夏鹏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将在银川开展固定翼飞机及旋翼机的飞行员课程规划、训练,建立飞行器维修基地。银川发展通用航空产业,飞行员课程培训、飞行器维修这样的经营业态,将为银川工业转型升级带来全新能量。
 
  转型升级、电极满格。优越的对外开放环境,让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外来企业落地银川。像宁夏鹏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外商投资企业,一方面引燃了工业转型升级增长点,另一方面也见证了银川宽松的政务服务环境。
 
  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在银川经历了六轮行政审批瘦身。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设立这一事项在第六轮行政审批事项瘦身中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市场活力。截至目前,银川市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数量达991家,其中,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数量768家,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变更223家,备案数量稳进增长。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审批数量达11家。这一串冗繁的数据,见证了对外贸易向好发展的迅猛势头。
 
  “原来需要准备12份要件,现在也只需要这6份,审批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必要信息通过一张表格集中申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勘验商服处副处长保银生说,近两年银川打造“两优”环境,为对外开放营造了宽松的政务服务环境,做进出口贸易的人多了,咨询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的人也多了。
 
  “两优”环境带来的政策洼地,以“同城通办”、“审改备”、“五证合一”、“经营范围自主权”、“一表通”、“掌上审批”等改革创新为先,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大大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人和: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来了?一直等你呢!”6月19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服务处前台工作人员邱玉娥笑脸迎客。老远看到前来办事的胡靓、张镕韬夫妻俩,邱玉娥心里落下一块石头。
 
  “这次再没啥问题了吧?”邱玉娥耐心地指导胡靓填表。
 
  胡靓、张镕韬两口子创业做生意不容易,这次注册甘草养生会所可让邱玉娥没少费劲。“房东不给房产证复印件,租房合同的重要信息也不给我们,人家前台打电话和和气气沟通,可算是帮我们弄来了合同。”胡靓横下心从自治区纺织纤维检验局辞职创业,没承想开个甘草养生会所却因房东不配合,屡受周折。
 
  好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服务处的邱玉娥耐心给房东打了电话,这才让房东放下芥蒂。填表5分钟,胡靓满心欢喜地领到了证件,“哇塞,我现在居然就是老板了,终于有自己的店了。”
 
  胡靓的甘草养生会所将在凤凰北街北安小区开张。“甘草养生,这是我们优势特色产业的深加工应用,相信你们肯定能经营得很好。”市场服务处处长方国泉一边审核着申请表,一边鼓励胡靓两口子加油干出一番事业。
 
  “申请要件不全就不受理,这也不行!要看是啥情况,年轻人创业不容易,能给提供的服务,我们尽力而为。”在多次业务培训上,方国泉对工作人员一再要求提高服务意识。
 
  是做审批,但更要做好服务。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服务处独加“服务”二字,就是为了打造宽松的创业环境,让创业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创造力。
 
  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禁止对办事人员说“不”,即使不归属自己的业务范畴也要指明办事去向;同办事人员高声对喊一定会被问责;每周业务学习、每月业务总结、每季度有业务考试,时时为提高服务而练兵……优化服务环境成了继行政审批改革后,活跃在办事大厅的又一项重任。
 
  兴业:政务服务成就开放环境
 
  一边是宁夏神马通用航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落地银川拓土通航产业,一边是甘草养生会所行业创新逐鹿街头。这两个镜头影射了银川市行政审批改革、优化服务水平趟出路子,也是银川为打造政通人和的“两优”环境做出的探索。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银川降低市场门槛,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干预,让企业自由创新、轻松置业,社会活力迎来了喜人的创新成绩,新增企业和就业人数稳定提升。
 
  自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运行以来,吸引了17800家企业注册,同比增长48%,新增城镇就业8万余人,新增电子商务、游戏、信息化等8类新型产业260多家。今年上半年,银川市新增企业6033户,注册资本373.59亿元,分别比2015年同期增长24.37%、42.37%;新增个体工商户11261户,同比增长20.11%。到8月15日,全市新增企业达到9796户,个体从业人员新增3357户,全市企业数量累计达到62477户。
 
  在银川,大到如意集团、中兴通讯、万达集团、绿地集团、恒大集团、皓月集团、世茂集团、中联重科、北汽集团等知名企业“抢滩”银川,小到虚拟现实体验店落户街头、小区内自由开设外来冰淇淋店、陶艺烘培糕点亲子体验翻新花样,各色投资兴业镜头,悄悄改写着银川的优越的对外开放环境。
 
  这样的开放环境,得益于银川持续推进的政务服务软环境。从“四证一章”、“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到“同城通办”、“一表通”,再到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登记方式改革,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痛点”、瞄准“堵点”,坚持“简”字当头,践行着从审批衙门到政务服务的职能变革。
 
  随着“两优”政策洼地的推进,银川政务服务环境的探索将走进深水区。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杨兆华告诉记者,银川将进一步降低企业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试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电子证照。银川将进一步通过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清单,确保事中事后监管依法依规有序进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全市统一的监管平台,让审管改革步调一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