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党建如何让城市的资金、智力、信息等资源有效地流动到基层?这是统筹面临的难题,请问,罗书记,湖北是如何破解的?”
11月12日上午,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与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同开设的大型互动访谈栏目“书记来了”正式亮相。上午10点半,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率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中共荆门市委书记傅德辉,荆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詹永杰作为首批嘉宾,做客“书记来了”栏目,以“创新基层党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题进行“三地”(北京、武汉、荆门)连线,在党建论坛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预告发出后,立刻引起广大网友的热烈响应,纷纷通过论坛提问、留言等方式参与互动。
全新的栏目,全新的平台。书记在这里,与网友“零距离”。
作为新兴媒体,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并越来越得到从地方官员到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
今年6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人民日报社,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在线交流,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在此前后,上海、广东、四川、湖南、江西、海南等省市的主要领导都先后在网上和网友聊天,有的甚至直接和网友见面,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
领导干部特别总书记的这些举动,让网友们相当激动,相当兴奋。同时,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除了激动与兴奋,还得有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必须重视网络,特别是必须重视网络民意的搜集和处理。看看总书记这些话:“虽然我平时工作比较忙,不可能每天都上网,但我还是抽时间尽量上网。我特别要讲的是,人民网强国论坛是我经常上网必选的网站之一”,“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网友们在网上发给我的一些帖子,我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总书记对网络和网络民意都如此重视,其下的那些领导干部谁还能漠视和怠慢?
其次,主动与网民互动,也是展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虚拟空间里,网民的顾忌少得多,也敢讲真话,所造成的压力可以想像,但敢于与网民“面对面”,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勇气和自信;而在与网民的应答之中,就具体问题特别是敏感尖锐的问题能够开诚布公地表态,展示的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如果能在沟通中能表现出平等、睿智乃至幽默,不仅能拉近和老百姓的心理距离,而且一个亲民、智慧和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形象,就跃然“网”上了。
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这2.53亿人中,就包括了总书记、总理在内的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上网和网络民意形成的巨大舆论压力,在使普通百姓多了一个表达意愿的渠道之外,更让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不得不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宗旨,而须臾不敢懈怠。
“书记来了”,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境界。
我们期盼更多的“书记”,向网络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