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清理清单、收费清单……本市年内建立五张清单,推进“放管服”改革——七成以上基层证明年内取消。
 
  年底前,本市将彻底终结19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至少砍掉一半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三大系统公布878项“民生清单”,取消七成以上基层证明……记者8月24日从本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市出台五大清单,清理规范政府行政审批,简化优化公共服务,确保54项改革任务年内完成。
 
  近年来,本市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已取得成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比例达到52%;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取得突破,国务院已批复同意了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试点方案,并推广到其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建成市级政务服务中心,40个审批部门的740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统一受理、集中办理。
 
  市编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正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主要在5大事项上进行清理,包括行政审批事项、中央设定北京市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涉企收费事项。在此基础上,年内将建立5张清单,分别是2016年版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部门责任清单,重点是制定环境保护、缓解拥堵、应急管理等领域的专项责任清单;完善负面清单,全面实施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出台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公司登记五证合一,由多个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营业执照将合并为由工商行政部门制发的一证,届时,市民将由往返5个部门减为1个部门,减少审批环节。
 
  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群众诉求强烈的事项也列入此次改革任务中,例如名目繁多的基层证明。近期,市编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基层开具证明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初步摸清目前街道、居委会日常为群众开具的证明事项达200余项,内容涉及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其中不乏奇葩证明,例如“居民在社区被狗咬伤证明”“某人整容后是某人的证明”“减免处罚的家庭困难证明”等。对此,该负责人表示,在治理时一方面从需求入手,重点对公共服务事项中需要提供证明的规定进行梳理,下决心取消一批;另一方面是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加大清理力度,年底前力争砍掉70%以上的证明事项。同时,保留的事项也要加强管理,既为基层松绑,又为群众办事减负。
 
  此外,本市还将推行和加强信用监管,制定信用信息相关管理办法。在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方面,民政、住建、卫计三大系统将公开878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推进公共服务模块化管理,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