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轻轻一点,屏幕上办事说明一目了然,还可以充话费、买车票;带齐资料到当地综合服务中心,专设窗口的办事人员跟踪服务;现场实时办结事项,工作人员还会邀请市民对服务进行打分……这是东莞今年以来推进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的成果,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打造便民、高效、规范的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东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麻涌、大朗镇两个试点都已完成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设,其中线上依托云技术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开展“一网式”网上服务;线下依托镇、村(社区)两级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全天候、零距离地做好服务工作,让群众实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办成。
5月4日,东莞召开了全市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试点镇现场会,总结和推介了麻涌、大朗试点镇经验和做法,并对全市全面铺开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确保今年内全面完成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工作。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东莞已经约有17个镇街建立了综合服务中心,超过400个村(社区)建成了综合服务管理中心。
镇、村平台全升级统筹窗口职能走到村民身边
走进麻涌镇综合服务中心,宽敞的办公环境让人心旷神怡。39个办事窗口一字排开,上面醒目地标注了单位名称及所办事项,大厅里一切秩序井然。正值下午时分,等待办事的市民坐在窗口对面的椅子上,从容地等待窗口人员叫号。
这一天,麻一村村民欧阳带着资料,来办理一孩生育登记,前后不过5分钟,她就拿到了受理回执。欧阳说,以前各业务窗口都分设在各单位办公室,有时候找到科室却找不到人,现在集中到这里,办事方便了很多。“有同事还根据她的经验让我请半天假,没想到几分钟就搞定了。”欧阳说。
村民办事的方便,得益于在建设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的过程中,统筹优化窗口服务职能打造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麻涌镇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伍玉琼说,经过调研梳理,目前中心已进驻公共服务事项559项,业务一站式办理率达96%,让群众办事少费心、少跑路。
不仅麻涌,在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大朗镇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服务事项涉及38个部门单位,提供办事和收费窗口29个,涵盖党务、信访、财政、交通等506项公共服务事项,日常事项基本实现一站式办理。
在镇级平台升级的同时,村级平台也加强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从去年8月起,东莞全面铺开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建设,东莞市民政局作为此项工作的牵头指导部门,通过调查摸底梳理出村(居)委会承接政府各部门交办的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事项共97项,主要有党务、政务、公共法律服务、自治互助服务4个类别,全部纳入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窗口办理,让一站式服务开到家门口。
此外,东莞市财政局对镇街、村(社区)两级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给予一次性补助,其中,每个镇街补助100万元,每个村(社区)补助8万元。同时规定,对考核验收不达标且经整改仍不能达标的镇街、村(社区),将收回补助资金。
大朗镇松柏朗村综合服务管理中心于今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大厅办事指引、自助电脑终端、打印机等设备一应俱全,19个办事窗口均有专人负责对接。正在此办理业务的东莞市日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员工刘先生说,以前在旧办公区,各业务窗口都是分开设在各个办公室的,每去一个地方都要敲门进去,非常不方便,现在来到这里,一目了然,办事效率提高了很多。
松柏朗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平台与“两委”干部办公区融为一体,干部与工作人员集中办公,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村民前来办事,缩短了办事时间,为村民提供了一站式贴心服务。此外,松柏朗村综合服务管理中心还设立了一个意见收集箱,便于市民监督。
办事系统全贯通
优化信息平台实现“指尖办事”
在东莞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全天候24小时待命的服务终端机总是摆在显眼处,只要点亮屏幕,事项查询、生活小助手、网上办事等功能,都可以在指尖上轻松实现。
大朗镇的王先生说,平台助手不仅可以查询农业、社保等生活信息,很多具体事项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在网上直接申办。此外,国税、地税、交警、社保、房产等部门有关业务都在综合服务中心设有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可以直接在终端办理。
据了解,依托网上办事大厅系统平台,东莞逐步建设、打通镇村两级网上办事站。在镇政府网站以及“美丽麻涌”“荔香大朗”等微信公众号上都提供镇、村网上办事站的链接,打破时空界限,用户随时通过网站、手机微信等方式办理或查询事项,享受更方便快捷的服务。
以麻涌镇为例,目前进驻麻涌网上办事站的事项有473项,网上申报率达81%,其中134项实现了零次到现场直接网上办理。而97项村级服务事项中,也有80%可以实现网上申报办理。在大朗镇,相关部门借助市电子政务办的云平台技术,将大朗网上办事站与省网上办事大厅、东莞分厅对接,并应用省网厅用户登录系统,实现申报人账户一账号全省通用。
据大朗镇信息办主任叶桥春介绍,通过网上办事,将会把办理事项在后台同时推送至相关办理部门单位,改变以往部门间“串联”办理流程,实现市民网上一次申报事项,后台多部门并行办理的“并联”模式。
与此同时,统一开发的网络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整合村级平台,无缝对接镇服务平台,实现村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信息化系统平台管理格局,减轻村基层人力资源压力,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效能。
东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平台建设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电子政务实现市镇村三级联网,为群众及时了解政策动向、反映诉求建立了畅通渠道,真正打造了“24小时办公室”,让群众实现“指尖办事”。
服务环境全优化
WIFI全面覆盖接受现场打分
借助平台建设机遇,大朗、麻涌镇对公共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升级,挂设“综合服务中心”牌子,增设服务厅指引标识。大朗镇综合服务中心还完善各办公楼层平面图,并在服务厅配置办事窗口区、收费窗口区、24小时自助终端服务区、咨询导办复印区、填表打印区、排队轮候区,甚至还有布置温馨的自助图书借阅区、母婴室、调解室等,充分展现公共服务特点。
为保证服务质量,麻涌镇、大朗镇综合服务中心都分隔了办事窗口前后台,提供窗口后台办理场所;升级排队叫号系统,维护市民办事秩序;提供办事评价器,配置一窗口一高清视频一现场录音一固话机录音等设备,由镇监察部门通过系统后台监察窗口人员服务质量。
此外,服务中心的免费wifi全覆盖也是东莞平台建设一大特色。市民在通过wifi认证功能后,它还马上会跳出向市民宣传网上办事和微信查询的办事指南。服务中心外围设置公共汽车停靠站和配套了专门停车位及自行车停车区,实现服务环境全优化。
服务质量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笔者留意到,每个办事窗口前设有满意度评价器,工作人员邀请前来办事市民现场打分。几个月下来,大朗、麻涌两镇各窗口评价满意率达100%,非常满意占99.39%。伍玉琼说,除了群众打分器,窗口人员还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确保服务平台规范高效运行。
今年5月,随着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公告的发布,大朗镇综合服务中心的各办事窗口比平时热闹了很多。申请孩子积分入学的市民王女士带着各种资料来到该镇综合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在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窗口提交资料,前后不到10分钟,王女士就拿到了受理回执。
王女士说,此前她通过网络平台下载了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的相关表格,并根据要求准备好相应材料,现场“一站式”服务让她办事省时省力,她表示非常满意。临走时,她按下柜台上“很满意”的按钮选项,为工作人员的服务按了“五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