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发言结束没多久,就收到了很多条手机短消息,他们都说,谢谢你,你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在“新闻夜线”的演播室里,面对主持人和镜头,这两天身患重感冒的网民王阿姨仍然有些兴奋。

  王阿姨是十几天前申请参加这次与书记的网络交流活动的,没想到幸运地中签了。前几天收到消息后,她开始着手收集网情民意。6号上午,身为徐汇区凌云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的她,与15名网民代表一起,和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面对面进行“网谈”——这次谈话经过东方网直播,最高时有20万网友在线,共收到7964条建议,其中大部分都聚焦在经济民生环保方面。

  作为“网谈”的第二位发言者,王阿姨一口气提了3个问题:领导干部不上网不称职,以及影响“新上海人”的住房与户籍问题。这三个问题,都得到了俞正声书记的全面答复:从下个月起,经济适用房相关政策将进行公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另外,把指标管理改为条件管理的新人才户籍政策也将公示。显而易见,俞书记是有备而来,所以能有问必答,王阿姨感到很满意,关注这次活动的“新上海人”更是高兴,于是有了开头发生的一幕。

  积极参与交流会的还有无数的网友。企业工资能不能涨?政府网上信访渠道不通畅怎么办?社保收支能不能持续?上海的食品安全有没有保证?俞书记问计于网友,求解科学发展,网友们以近700页的在线提问做了热情的回应。这些问题,有的非常尖锐,但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存在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和老百姓的希望。书记直面问题的坦诚,回答问题时对情况的熟悉,让大家觉得耳目一新。

  特殊的沟通方式,让网民们的意见能直接送达,解决问题的效率由此得以提高;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能拉近了领导与市民的心。如今,网络交流正日益为领导层所看重,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专门到人民网与网友交流,这说明国家领导人看到了互联网在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中的价值和重要性。而这次东方网的书记网民交流活动空前成功,也让市民网民们更加期待,这样便捷的沟通方式,能否作为一种制度,长期坚持下来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