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芜湖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获悉,该市打破部门壁垒,通过数据整合与共享,基本建立了政府公共服务基础数据库。目前,该数据库已共享交换包括计生、民政、工商、质检、教育等107个部门(大类)共计27亿多条各类数据,芜湖市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驶入快车道。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智慧城市”,芜湖市围绕智慧城市规划总体部署和信息惠民的目标,加快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该市每年投入财政资金约2亿元用于城市信息化建设,撬动社会资本达7亿多元。该市加强项目管理,今年上半年共审核各类信息化项目46个,涉及信息化建设资金11807.8万元;建成互联互通的4级政务服务网络系统,将全市城乡划分为4745个网格,整合配备网格员4520个。该市将政务外网、党政专网联通所有市直单位,纵向覆盖县(区)、乡镇(街道)和村委会(社居委),并建成政务云计算中心,整合优化全市政务网络和云计算存储资源。
“以往各部门围绕自身搞信息化建设,这对市民而言,交通出行、教育医疗等依然不够‘智慧化’。 ”据芜湖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突破“信息孤岛”,该市通过开展“1361”工程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样板;即围绕市民、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不同需求,建设1个政府公共服务运行数据中心,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3个数据副中心,形成服务一站式、管理一张网、数据一中心、建设一盘棋、运营一体系、城乡一体化的“6个1”格局。基于政府大数据,该市建设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加强各类主体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建立交换共享机制,通过信用信息应用和失信惩戒,实现市民、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信用共享。
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芜湖市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和行政权力“一库四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支撑下的信息化应用,推动政府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一站通”网上运行,推进市场和社会领域行政管理事务“网格化”综合监管与协同执法。截至目前,该市“一站通”平台累计纳入11个部门148个办事项目,公安户籍业务实现全城通办,出入境、交管、消防等事项已制定上线方案,市容、消防与网格化平台无缝对接,居民办事效率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均实现质的飞跃。
【编后】
当前,我国城市治理正从粗放型和经验型向信息化、智能化及多元共治转型。芜湖市通过建设智慧城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破部门壁垒,深刻改变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