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工具、交流媒介,可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以极快的传播速度张扬个性,但网络上的信息也良莠不分,极易混淆视听。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提高网络素养,正确认识网络、接受网络、包容网络,正确对待网民、善纳民意。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把网络作为了解民意的渠道。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与网民们直接交流对话,昭示着网络已正式进入中国政治的话语体系,昭示着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困的崭新平台。问政网络,吹起了一股执政新风,既体现了领导干部能力的提高和作风的改进,又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融入网络时代,使网络为我所用。

  首先,要正视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时代,网络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集散地,更是各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场,成为公众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的一个重要媒介,成为政府与民间互动的平台。如何面对互联网,如何对待网络舆情,成为今天领导干部执政理念是否与时俱进的一个显著特征。领导干部要以开放的视野、平等的心态、法治的理念直面网络时代,融入网络时代。

  其次,要关注网络民意。网络以信息发布迅捷、内容涉及广泛而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四空间。在相对虚拟、隐秘的互联网上,很多人平时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说、不方便说的话与事,往往都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在现实生活当中,已经有不少开明、虚心纳谏的官员,以开放的胸襟接纳网络,从网络上听民声、察民意,与网民互动,把网络作为崭新的执政平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汝求带头在《今日惠州网》“惠民在线”回应网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赢得了网民的一片叫好声,也为我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典范。

  第三,要善于利用网络。网络已经成为党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渠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工具、交流媒介,可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以极快的传播速度张扬个性,但网络上的信息也良莠不分,极易混淆视听。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提高网络问政素养,正确认识网络、接受网络、包容网络,正确对待网民、善纳民意。一是避免将自己等同于普通网民。领导干部上网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资讯,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媒介属性(及时、互动的传播优势),一方面要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本地的方略举措广而告之;另一方面要倾听网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网络这一形式聚集民意,问计于民,将网络民意作为政府工作的导航。二是避免把网络世界等同于真实世界。虽然网络上不乏真实的原生态民意,但网络本身的虚拟性既是其先天优势,也是其内在缺陷所在。不少虚假的、夸张的、充满情绪化的内容与信息充斥网络,容易误导政府官员对某些问题的判断与认识。三是避免以问政网络取代深入基层。在尊重网民、尊重网络民意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能传达民意,但还不是全部民意。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关注那些不会上网、没有上网条件和设备的人群的利益诉求,要在继续畅通、利用网络渠道的同时,继续保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优良作风,更加通畅那些传统的民意反映与表达渠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