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拉萨市城关区委、区政府联合新华社西藏分社全力打造的 “拉萨·城关掌上通”在拉萨正式上线,填补了西藏党政客户端的空白,标志着西藏党政事业开始迈入“新媒体”时代。
据了解,为正面宣传拉萨,提高城关区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填补城关区在移动互联网新闻宣传的空白,拉萨市城关区政府针对信息时代的特征和手机被广泛使用的现状,通过手机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展示改革发展成果、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这的确是一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好事。
众所周知,新的形势和环境为我们各级政府和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城关区委、区政府积极主动响应,推动信息平台建设,为全区各地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但是,欣喜之余笔者想,城关区发展虽然令人刮目相看,仍有不少识字不多的居民,特别是在老城区,一旦涉及到“新媒体”,估计一定会有很多人“如堕五里雾中”,何况让这些居民在网上办理各类事务?
笔者想,在城关区大步跨向“新媒体”时代的同时,若能做到不忘“传统人”——即考虑得再周到些,帮助那些不了解网络、不太会用手机的人,同样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那么,“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的目的将真正落到实处、融入民间、赢得民心。
我们知道,要想把好的政策、举措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就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动员、组织、宣传群众,让各族群众理解和认识并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强大力量,使我们的好政策、好举措切实得到贯彻落实。所谓“万众一心,何惧泰山压顶”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要想做到“万众一心”,最忌讳的恐怕是挂一漏万了。就像城关区搞“新媒体”推广,如果只考虑一部分干部群众的需求和新形势的发展,而遗漏或者忽视了另一部分人群,那么,我们工作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细微之处见为民情怀。笔者想,我们在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同时,如能想得再细些、考虑得再多些、研究得再深些,统筹兼顾到那些还没有“跟上来”的人的利益,那么,就更能落实“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