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徐汇区“人工智能+城市治理”场景发布暨揭榜挂帅活动在模速空间举行。活动集中发布了六大人工智能治理场景,并启动五大赛道揭榜挂帅计划,标志着徐汇区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的探索中迈入量子城市新阶段,打造时空联动、虚实相生的数字体系,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超大城市治理的新模式。徐汇区以“AI+治理”为抓手,开放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推进全国人工智能高地建设。
从“数字底座”到“场景生态”,领跑AI治理赛道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徐汇区始终是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近年来,通过构建“实景三维数字孪生底座”“三体城市系统”“政务服务大模型”等创新平台,徐汇已形成“数据驱动、AI赋能、场景落地”的完整治理生态。
在数字底座建设上,徐汇区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数字孪生城市,通过“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和生成式AI三维重建技术,实现全区60万个分层分户单元的精细化映射,并依托立体空间网格编码体系,为每个实体对象赋予“数字身份证”,构建了“人、房、业、物、事”动态联动的城市治理中枢。在AI能力建设上,徐汇政务服务大模型作为全国首个政务垂类模型,已实现65%高频事项的智能导办,窗口办理时长缩短33%,新人培训周期压缩50%,展现出AI技术对行政效能的革命性提升。
此次发布的六大场景与五大赛道,正是徐汇区基于先发优势的又一次“升维”——从技术工具应用转向数模驱动的治理主体重构,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徐汇经验”。
六大AI场景发布,赋能城市治理全链条
活动现场重磅推出六大“人工智能+城市治理”场景。
三维智眸:实景三维助力高效能治理。基于徐汇区全域实景三维模型,通过生成式AI实现建筑、道路、管网等要素的自动重建与动态更新,为城市规划、应急响应、公共安全提供“毫米级”空间分析能力。
三体智脑:“三体城市”治理系统。依托多模态AI中枢,构建数据智能体、智慧有机体与价值共同体协同的治理体系。
电安哨卫: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全国首创“区块链+AI”充换电风险预判平台,对18万条电池生命周期数据上链溯源,结合电流过载AI预警与工单自动派发,实现隐患发现到闭环处置的全流程数字化。
消安迅瞳:透明化战场。打造全国首个消防“数字透明化战场”,集成2万余栋建筑数据、5万路监控视频和无人机蜂巢系统,实现火场生命体征监测、供水线路智能规划等功能。
政通智服:政务服务大厅2.0。以通义千问大模型为核心,构建“边问边办”智能导办体系。企业咨询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获取政策匹配、材料预审等10轮以上深度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慧办”跃升。
经创云枢: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平台。首创“徐三多产研体系”,通过AI大模型构建企业技术关联图谱,覆盖数千余家数字经济主体。平台可智能分析产业链强链补链需求,精准推送招商线索,助力徐汇在AI芯片、低空经济等赛道形成集聚效应。
六大场景重点覆盖城市底座、安全管理和产业服务三大领域,深度融合AI大模型、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彰显徐汇区在治理场景创新上的系统化布局。
五大赛道揭榜挂帅,激活量子城市治理
为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徐汇区同步发布五大赛道揭榜需求,并在活动现场开设“企业会客厅”,面向全球招募量子城市治理解决方案。
赛道一:风鉴慧眼(AI+建筑安全监测)
聚焦建筑外立面脱落预警、玻璃幕墙风险筛查等方向,打造“精细化实景建模+风险图谱动态生成”的建筑安全智治系统,提升高危点位预警准确率和隐患处置响应速度。
赛道二:经脉智绘(AI+数字经济治理)
开发政策适配智能推送、楼宇经济动态画像等工具,推动政策匹配精准,提高企业办事效率。
赛道三:安邻哨卫(AI+社区安全治理)
构建充电桩隐患AI治理、电梯困人智能救援等场景,目标将社区事件响应时间压缩至5分钟内。
赛道四:急响智联(AI+应急救援调度)
研发消防警情推演、医疗急救路径优化等模型,力争救援响应效率有效提升。
赛道五:序驭智行(AI+交通治理)
破解非机动车停放秩序、重点路段拥堵等难题,目标实现高峰时段通行大幅提升。
徐汇区介绍,揭榜挂帅机制将打通“政产学研用”链条,未来三年计划投入5亿元扶持资金,吸引全球顶尖团队共建AI治理开放生态,共创量子城市治理新篇章。
头部企业高度集聚 生态圈层全向扩容
活动现场,徐汇区政府与腾讯云数链科技、商甲信息科技、零数众智科技、沃趣云数科技等10家企业签署战略协议,聚焦数字孪生、区块链、大模型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首批签约企业涵盖AI技术研发、算力支撑、区块链等全链条产业,预计带动相关产业投资超2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徐汇区依托“模速空间”“数链空间”等创新载体,已吸引133家人工智能及区块链企业落地,形成从数据标注、算法训练到场景落地的完整产业链。此次发布的“经创云枢”平台,更将联动长三角超200家科研院所,共建AI治理技术联盟,进一步巩固徐汇在“AI+治理”赛道的生态优势。
从“场景创新”到“赋能百业”,擎画AI应用范本
人工智能正加速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徐汇全面落实上海人工智能“模塑申城”行动方案,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赋能千行百业。
会上,徐汇区介绍了一批垂直领域应用场景。
AI+城市治理,支持AI在公共安全、应急响应、智慧交通、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应用,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效能。
AI+金融,支持大模型在反欺诈、风险预警、普惠金融等方面的规模化应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AI+制造,推动AI技术在采矿、新能源、航天航空、汽车等工业领域的应用,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质效、增强安全管控水平。
AI+教育,支持大模型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学变革,打造数字人教学课程、AI辅助学习助手等软硬件产品。
AI+医疗,支持大模型在临床诊疗、医学科研、健康管理、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提升医疗可及性和精准度。
AI+文旅,支持大模型在广告传媒、元宇宙、影视制作、游戏引擎、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赋能文娱产业沉浸化、智能化发展。
AI+法律服务,鼓励AI技术在公共法律服务、涉企行政检查、涉外法律服务等场景中的应用,探索AI+法律新业务模式。
AI+广告,推动大模型在提升广告创意内容生成水平、投放精准程度、营销策略制定等方面的应用,实现广告审核-投放-展示全链条的智能化。
AI+养老,推进AI技术在老年人照护服务、康复辅助、情感慰藉等方面应用,提升居家、社区、机构的养老品质。
AI+区块链,推动人工智能与区块链融合互补、生态协同,构建可信、安全、高效、智能的数字底座。
未来,徐汇将持续放大模速空间品牌效应,以模速空间为源点,拓展至徐汇滨江,延伸到漕开发、徐家汇环交大地区和北杨人工智能小镇,在全区形成“1+3+X”载体布局,提供算力、模型、语料等“服务包”,做厚产业创新生态,加速企业机构集聚,以“技术突破+生态聚合”的双重优势,谱写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徐汇答卷”。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