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一场以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资源管理数据仓库化、信息应用大众化、信息贡献社会化和信息覆盖范围全球化的信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随着复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医院开始面临了两大挑战:经营市场化和管理信息化。如何在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的同时,改革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构筑医院信息资源战略,获取医院非物质的经济增长是医院管理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政府医疗保险政策的出台也刺激并驱动医院进入信息化轨道。各级医院近几年在完成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改建后,投资重点转向内涵式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成了当前一个重要目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以下简称HIS)不仅仅只是医院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成为医院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但是,在HIS的建设中的失败率之高令人惊愕。据国外九十年代的报道大约为三分之一强;国内这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虽然难以查到官方权威的统计资料,但成功率之低不是一个忌讳的秘密了,据保守估计至少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为此,在肯定我国HIS长足进步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在HIS建设与战略两个层面上依然存在许多困扰的问题,研究并寻找解决的对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把HIS作为社会技术系统,放在组织与社会大背景下去考察,从科学理论转向社会实践,从技术方法转向使用这些技术的组织与人,从系统本身转向系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探索HIS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对策。

  1 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有已投入使用的HIS情况来看, 全国有众邦慧智公司、地方有上海金士达卫宁、东北东大阿尔派公司、杭州创业公司、广东东莞等着名公司为代表以及部队“军惠系列” HIS软件;国外公司由于汉化以及本地二次开发的原因,几乎没有真正成功进入国内的范例。这些HIS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建设HIS的过程中,那些非技术、非物质的要素向人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

  1.1. 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思想观念问题

  医院领导思想观念滞后于信息化。医院院长大都来自着名医学专家,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具有深厚的造诣,也不乏领导的基本素质。但是他们缺乏计算机知识,对信息化理念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与思考上。他们虽然开始接受信息化可以帮助医院更快地、更好地运行,可以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的观点,但对于HIS带来的崭新的观念、崭新的运作方式往往认识和准备不足,不愿放弃驾轻就熟的传统管理方式去改变现状。只是想用信息技术来使原有手工的工作方式变得自动化,使用计算机来加快它们而不改进现有的工作流程。但是加速这些流程并不能改变流程本身低效率是基本的事实。

  医院职工理解的差距很大。职工对HIS可能引发手工流程的改变,权力、工作量和利益的再分配产生自发的内阻力。一些年龄较大的老教授、临床主任、管理干部也会由于学习困难,处于落伍的窘迫而不自主地产生抵触。典型的例子:东北一家着名的省级医院在1996年推进药品系统的时候,遇到了来自药剂人员激烈的抵抗。他们竟然采用类似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破坏机器那样的过激行为,通过破坏计算机和程序来阻止HIS对他们的羁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