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江时报》报道, 最近,一位网友在我市某网站论坛以“淡水到惠州的公交梦”为题发表了一篇帖子,呼吁开通惠城区到淡水的公交车。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浏览该帖后非常重视,迅即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宜抓住惠南大道通车的机会,适时开通惠城区到淡水的公交车。黄业斌的批示和《东江时报》报道在网民中引起热议。7月31日,黄业斌再次作出批示,感谢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并表示政府正在认真研究开通惠城区至淡水、大亚湾公交车的建议,并欢迎广大网友继续提合理化建议。黄业斌还在批示中说,惠州的网民水平挺高的,“向你们学习”。广大网民对黄业斌重视网络民意的做法给予很高评价。

  众所周知,对今天的各级党政官员来说,网络既是服务民众的新平台,也是了解民意的直通车。我国现有网民已突破1亿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网络非常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平民民意表达的一种主要方式。网络民意已成为执政者制订重大决策时所要考虑重要因素之一。

  “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得民心,先要听民意。在我国古代,为了掌握民意,朝廷设有采风官,他们摇着木舌铜铃走村串户,深入百姓家中,听取民声民意,并将民声民意汇编成奏文,供皇帝和大臣们讨论参考,作为制订政策的民意依据。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可以使决策者通过网络也能了解民意,从而制订符合民心民意的政策。

  事实上,网络只是一种工具,重要的是民意内容。网络民意表达的渠道畅通无阻,但更重要的是执政者对民意的正视、回应。网上民意汹涌,如果社会管理者充耳不闻,漠然视之,则只能是“畅而不达”,充其量不过是民间的情绪宣泄或“自娱自乐”。只有各级党政领导尊重民意、直面民意、善解民意,才能实现网络民意的真正畅达。

  时下,许多地方主要领导对网络的功能与使用颇为重视,有的还百忙之中亲自上网,与网友开展在线交流,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不仅经常上网,还有自己的QQ号,并约见网友进行座谈。身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学会上网,把网络民意纳入自己的执政视野,才能忠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