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不仅是珠三角产业升级的见证者,也是这轮升级的众多推动者之一。原材料价格上涨,资源紧缺,新劳动法等一系列因素叠加,让这个中国最开放的区域经济中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IBM这个以稳重著称的老牌IT巨头的投资,有着风向标的意义。

  继2006年把全球采购中心放置在深圳后,日前IBM将其IT服务外包业务的执行中心也放在深圳。在IBM的全球架构中,IBM在珠三角的布局,已经从单纯的业务分公司增加到了包括采购、生产、客户订单履行、软件业务支持及全球服务执行中心等在内的多个业务机构,珠三角成为IBM全球整合的战略要地。

  看好深圳服务业升级

  虽然IBM在过去50多年时间里一直在亚洲采购物资,但采购主要满足的是其硬件制造业务的需求;现在这家公司希望扩大在亚洲的采购范围,增加对软件产品及其规模居全球第一的服务部门的供应。

  尽管有来自大连、成都、上海等城市的竞争,但深圳还是成为IBM服务外包业务的重镇。据IBM全球服务执行中心总经理李丽贞介绍,早在2002年,IBM就响应深圳市政府把服务外包业作为下一个产业升级重点的策略号召,成立了深圳全球服务执行中心。记者在位于高新区的IBM全球服务执行中心大楼里看到,一排排电脑后面的工作人员,正在处理着来自澳州、欧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订单。

  据悉,IBM每年的采购预算约为400亿美元,约有30%在亚太地区支出,其中又有一半左右是在中国支出的。

  在采访中,IBM亚太生产副总裁简凡希透露,IBM大概每年要出170万张订单,650万个客户记录,每年生产超过78000件产品。通过集成供应链模式,在过去四年一共为IBM节省了250亿美元。除了节省成本外,简凡希还用一组数据表现集成供应链模式的运作效率,“在交付的及时性上,速度是提高91%,在订单交付的可靠性达到了98%”

  看中珠三角区位优势

  15年前通过与长城的合资,IBM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块硬盘制造基地,拉开了在华投资的序幕;1998年,IBM在深圳建立了独资工厂———“IBM环球存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扩大其在中国的PC组件生产。中国成了IBM制造中心。

  从2002年开始,IBM意欲淡出制造业务,发起了向服务转型的序幕,中国最早受到影响,当年底以20亿美元出售深圳“环球存储”等多家公司在内所有存储业务;2004年底,史上最大一笔PC收购让IBM彻底淡出个人电脑相关的制造业务。淡出PC制造后,IBM开始加大在华采购和服务外包业务。 

  “IBM选择深圳作为IBM全球集成供应链的管理和IT服务中心,主要是从一个地区的专业才能人才,开放环境以及当地的综合经济因素来考虑和评估的。”简凡希认为,低成本是IBM全球整合的考虑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考量是这个地区的人才储备以及政策透明度,是否具备构成企业功能中心的综合优势。以深圳为例,既有庞大的制造业规模,比如中兴华为这样的大企业存在,使IBM贴近客户,更主要是深圳拥有大量整合专业才能的人才。“我们欣喜地看到,深圳政策公平、开放,具备开放的商业环境和工作文化,能够让员工对于创意和市场变化拥有开放的心态,使得员工能够更好地彼此协作并且能够与客户协作。这些使深圳较其他内地城市相比优势非常突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