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重庆市信息产业局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借助中国惠普公司培训部的专业服务力量,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所高校合作,“IT5000公益培训计划”第一期全面举行。
为尽快提高重庆市“可转化IT人才”比例,奠定中西部外包“第一城”人力资源基础,2008年,重庆市全面启动为期五年的“IT5000公益培训计划” (以下称公益计划)。今天,重庆市信息产业局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借助中国惠普公司培训部的专业服务力量,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所高校合作,“IT5000公益培训计划”第一期全面举行。
首期培训主要针对四所高校中即将进入大四并为步入工作岗位做准备的大学生们。培训内容为技能培训、IT技术培训和ITSM培训,全部教材由中国惠普公司提供,这也是惠普公司第一次将业界领先的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教材用于社会培训。完成培训后,大学生们将被授予“重庆市信产局-中国惠普公司‘IT外包人才职业素质培训课程认证’”证书,并将在外包人才招聘选拔中优先录用。借助这个可持继性的、长期的公益计划,重庆逐步建设IT外包人才发展培养基地,为打造国际级软件基地提供人才。
为了激励优秀学生的发展,中国惠普有限公司科技服务部总经理叶健透露,惠普还特别设立了“惠普总裁奖学金”,以奖励课时和学费并举的方式,为获奖学生提供高级管理培训课程,以及与惠普公司高级主管共同参加的特殊培训,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此次培训计划将惠普公司培训部的专业优势与高校基础教育的优势互补,缩短大学生向职业人士过渡的时间,加速人才生产力的转化速度,使企业在录用人才之初就能找到一批具有良好从业基础素质的人才,力求大幅提升参加企业实训的合格率。
拥有业界领先的管理、技术和外包培训知识的全球最大的高科技公司之一的惠普公司,为惠普培训服务部提供了强大的知识支撑。成立于1985年的中国惠普培训服务部旗下的“惠普商学院”,“惠普IT管理学院”,“惠普软件工程学院”和“惠普IT技术学院”,已为中国培养了千余名高级管理人才,数以万计的具有国际水准的优秀人才。它旨在结合惠普全球的培训经验及资源共享,紧紧把握全球信息技术发展脉搏,并根据中国本土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不断开发新的培训课程,进行前瞻性、多元化、实战性的教学。致力向中国用户提供组织良好、高质量、高水平的培训服务,帮助企业培养优秀的管理及技术人才,从而满足用户从管理到一线操作专业人员的不同岗位、不同程度的培训需求,以成功适应新环境。
公益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在政府指导和推动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联合若干大学,围绕外包企业对人才的总体要求,针对大学生在企业中工作所需的职业素质不足的现状,进行短期、集中、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以提高外包企业岗前培训的合格率和大学生在外包企业的就业率。五年内,该公益计划将共资助25000---30000名学生的强化培训。通过该计划,探索建立赛势竞争的人才实训机制,形成满足产业发展的“可转化人才池”(“蓄才池”)。
据了解,重庆市信息产业战略目标是:在“十二五”末期总规模力争超过5000亿,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今后五年,是信息产业实现腾飞的关键时期,总规模要达到2500亿,其中,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按照行业从业者人均产值达到40万计算,从业人才总量将达到25万人,与现在相比,要新增20万从业人员,平均每年新增4万人。
从现在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看,亟待解决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两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