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10时,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开标直播厅,2个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开标正在同时进行。投标人签到、投标文件在线解密、投标价格等信息一一公开,在工作人员的“指尖”操作下,不到半小时,即完成了投标、开标。

  今年4月1日起,我省所有省本级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项目、药品采购、国土和矿产资源交易全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形成了全省交易“一张网”。

  “改变传统的纸质交易模式,由过去的‘面对面’交易变为‘背靠背’网上交易,是巡视整改带来的最大变化。”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牛顺生表示。

  “不见面开标”更高效、阳光

  去年10月至12月,省委巡视组对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5个省直单位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专项巡视。建立统一、高效、阳光、互联互通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为5个单位面临的共同课题。

  5个单位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加快破难攻坚。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继会同其他4个单位统一全省的59个评标办法和31套评标范本,对交易流程进行统一规范,实现了省本级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

  在网上开标直播厅,记者看到,7台电脑坐席、一个大屏幕就是所有“装备”。以往堆积如山的投标文件不见了,也不再有主持人一家家唱标,招标人和投标人无须见面,各个环节依托在线平台规范顺畅地进行。

  “开标前,所有参与项目的投标人信息都是保密的,招标文件可在网上直接下载。”工作人员介绍,开标后,投标人通过远程在线解密投标文件,观看现场直播,查询开标结果,还可以实时在线与开标主持人交流,整个过程不需要来到交易现场。

  正交谈间,系统自动发出预警,弹出信息提示:有两家投标单位的MAC码(文件制作机器码)相同。工作人员解释,这说明这两家单位的材料是在同一台电脑上完成的,涉嫌围标串标。中心会向行政监管部门报告,一旦查实列入失信“黑名单”。

  全流程监管,筑牢“防火墙”

  开标后,进入评标环节。记者来到专家抽取室,上一场开标项目的评标专家已陆续到位。

  “全省有3.5万名评标专家,身份保密,随机抽取,通过系统推送至专家手机,但提前不会告知具体项目。”牛顺生介绍,在评标前15分钟,专家名单才会解密,再次由系统推送至评标区门禁系统,专家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独立、客观的操作。

  在监控中心,21个评标室尽收眼底。评标现场、专家头像、专家的电脑桌面、评标室语言交流等全程可视,步步留痕,全程监管。

  这场评标有长沙、衡阳两地专家。牛顺生表示,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了专家资源互通共享,解决了因专家地域分布不均、种类不全,易近亲繁殖、围标串标等顽疾,行业监管部门也能全程、实时、在线监督。

  目前,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纵向已实现国家、省、市三级数据联通,横向已分别与省发改委投资在线审批平台、省住建厅工程项目动态监管平台、省水利厅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平台、省交通厅数据中心和人员监管系统实现联通,建立了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高效的“数据池”。

  优化营商环境,节约交易成本

  “不见面开标”打通了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用跑”的转变。

  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招标采购部副部长杨玲对此深有体会:“去年10月官新高速招投标,当时来了300多家单位,我们在长沙某宾馆租了一个会场,整整忙了一天,成本花费近10万元。上周的一次开标,登录网上交易平台不足一小时就完成了,既省时省钱省力,更避免了暗箱操作。”

  “以前打印机忙不赢,现在全部清空了。”这是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最直观的感受。

  牛顺生表示,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降低投标人的投标成本,包括编制、打印、交通、差旅等费用成本在内,预计每年可为投标企业累计节约交易成本3亿元。同时,改变过去需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为“线上电子保函”,缓解了企业投标的压力和成本。


       附1: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附2:国脉政策通(又名“国脉一体化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是对标中央关于“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易于知晓、一站办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帮手级产品。以“惠企政策精准送、补贴申报一次办”为核心,提供政策“发布、汇聚、查看、送达、办理、督查、评价”全套解决方案。基于市场主体、民生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从最小颗粒化、数源标准化、数据共享化、组织协同化、业务融合化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实现群众与企业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红利更好发展。截至目前,该系统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东新区、南山区等地应用,获企业群众普遍好评。

责任编辑:ouruijia